
S&P 500 Index in 2023: "Stormy Winds" with frequent changes in the top 50 market cap, NVIDIA stands out, and cruise stocks make a comeback...

今年標普 500 指數漲幅主要來自大盤股,前 50 大權重股佔比超過 50%。排名前 50 的成分公司的市值排名變動幅度達到 9 位,為近十年最高。標普 500 指數中排名前五的巨頭與其他公司之間的差距擴大,投資者越來越依賴大盤股。蘋果的市值幾乎超過了法國整個股市,市值排名前 10 的公司市值相當於排名後 415 位的公司總和。
智通財經 APP 獲悉,美股基準指數——標普 500 指數中最有價值的 50 家成分公司目前佔其總權重的 56% 左右,並且市值排名前 50 成分公司今年的平均排名變動幅度 (上升或下降幅度) 達到 9 位,這是至少自 2013 年以來的最高波動水平,較 2019 年幾乎翻了一番。與此同時,排名前 50 成分公司之間的每家公司的估值差距中值自 2013 年以來已經翻了一倍多,達到大約 70 億美元。隨着標普 500 指數中排名前五的高市值成份公司與其他公司之間的差距擴大到極其令人擔憂的水平,標普 500 指數成分公司中市值排名位列前 6-50 成分公司的排名波動幅度也達到了 10 年來最高點。
這些趨勢表明,隨着標普 500 指數頭重腳重的傾斜程度愈發劇烈,該指數除前五大巨頭 (即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以及英偉達) 之外的其他成分股對全球投資者們資金的 “爭奪之戰” 也在加劇。
有着 “股王” 稱號的標普 500 指數最高市值成分股蘋果 (AAPL.US) 目前的市值幾乎超過了法國整個股市的市值,而法國股市基準股指 CAC 40 指數在今年已經創下歷史新高,這意味着投資者越來越依賴數量越來越少的大盤股來斬獲回報率。市值排名前 10 位的標普 500 指數成分公司現在的市值相當於排名後 415 位的成分公司的總計市值。而在 2013 年,這一數字僅僅為 294。
“當你最優秀的參與者投下最多的點數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來自 Strategas Securities LLC 的 ETF 策略師 Todd Sohn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們做他們應該做的事情,然後你必須確保替補席——指數的其餘部分——遵守他們的交易,否則,你就會遇到真正的大問題。”
萬億美元俱樂部吞噬了所有人的午餐——目前,市值排名前五的巨頭們佔標普 500 指數權重近四分之一
Sohn 表示,排名的波動也可以部分歸因於新冠疫情,因為疫情突然改變了全球商業模式,從而徹底改變了科技公司的整體估值。在今年進入前 50 名的公司中,有幾家抓住了疫情帶來的歷史性的機遇,包括 Salesforce Inc(CRM.US)、AMD(AMD.US).、英特爾公司 (INTC.US)、Intuit Inc(INTU.US)、波音公司 (BA.US.)、奈飛 (NFLX.US) 和高通 (QCOM.US)。
由美國首席股票策略師科斯汀 (David Kostin) 領導的高盛股票研究團隊將 “七大科技巨頭” 的出色表現描述為 “2023 年美國股市的決定性特徵”,可謂今年標普 500 指數漲幅超 23% 的最主要貢獻力量,尤其是英偉達今年領漲標普 500 指數。高盛近日發佈的《2024 年美國股市展望》顯示,美股從未如此 “頭重腳輕”——這是標普 500 指數市值首次被七隻股票佔據如此幅度的比例。
高盛的策略師們發佈報告稱,“七大科技巨頭” 未來股票價格有望繼續走高,2024 年美股基準指數——標普 500 指數 (S&P 500 Index) 也有望進一步實現上漲。
來自摩根士丹利的美國股票高級投資組合經理 Andrew Slimmon 近日發佈報告稱,美國經濟不會在美聯儲激進加息的重壓下崩潰,看漲 2024 年美股股市,並且強調美股的 “七大科技巨頭” 在 2023 年大幅上漲之後,這些股票明年很有可能再次領跑美股。美股市場的七大科技巨頭 (Magnificent Seven) 包括:蘋果、微軟、谷歌、特斯拉、英偉達、亞馬遜以及 Meta Platforms。
2023 年美股最熱門投資標的:英偉達
英偉達 (NVDA.US) 在 2023 年堪稱是全球股票市場最火熱的投資標的,得益於去年 ChatGPT 橫空出世引發的人工智能投資狂潮,英偉達股價在 2023 年的表現異常出色。今年以來,英偉達股價漲幅達到了驚人的 230%。這一成就不僅令該股輕鬆超過美股基準指數——標普 500 指數 (S&P 500),並且截至 12 月 20 日美股收盤,年內漲幅位列七大科技巨頭之首,甚至位列標普 500 指數之首全面領漲該基準指數,堪稱 2023 年標普 500 指數中 “獨一檔的存在”。
機構彙編的統計數據顯示,英偉達是至少 20 年來第一家年初跌出標普 500 指數前 10 強、但最終躋身前五的標普 500 指數成分公司。由於全球企業佈局人工智能的歷史性大熱潮推動了對其 AI 芯片的強勁需求,其市值在今年增長了約 8290 億美元。社交媒體 Facebook 和 Instagram 母公司 Meta Platforms(META.US) 市值也大幅上升,該公司股價從 2022 年的暴跌趨勢中恢復過來,今年市值增長約 5820 億美元。
由於市場給予的業績預期已經非常高,他們今年史詩級的股價表現可能預示着若業績無法匹及估值,明年將出現相對較低的回報。Dimensional Fund Advisors 高級投資總監 Wes Crill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一旦一家公司躋身美國股市的前十大市值股票之列,那麼它在隨後的時間裏的回報率等於甚至略低於市場總體水平。”
今年以來標普 500 指數中最亮眼的板塊:郵輪
皇家加勒比郵輪公司 (RCL.US) 從新冠疫情觸發的郵輪業務危機中可謂 “浴火重生”,市值排名上升幅度高達 165 位,當前在標普 500 指數公司中排名位列第 252 位,全面超越了華納兄弟探索公司 (WBD.US) 和達美航空公司 (DAL.US) 等知名公司。另一大郵輪巨頭嘉年華郵輪 (CCL.US) 排名則上升 151 位,躋身第 301 位標普 500 指數成分公司。皇家加勒比郵輪今年以來漲幅高達驚人的 145%,在標普 500 指數成分公司中的年內漲幅僅次於英偉達和 Meta。
標普 500 指數中郵輪板塊漲幅最大——皇家加勒比和嘉年華郵輪從低迷股價中反彈
標普 500 指數中的旅遊和娛樂類成分公司,如 Expedia Group(EXPE.US)、Live Nation Entertainment(LYV.US) 以及希爾頓酒店 (HLT.US) 的市值排名都上升了 40 位,主要因今年以來美國餐飲服務、休閒旅遊等服務性質的消費項目需求持續火爆,服務業火熱的復甦步伐也是支撐美國 GDP 的重要因素。
被市場 “遺忘” 的一年:可再生能源
今年年初市值一度超過 360 億美元的 Enphase Energy(ENPH.US) 總市值縮水近一半,排名下滑 141 位,至第 352 位,主要因是 2022 年以來的美聯儲激進加息週期帶來的高利率削減了資本密集型太陽能項目的支出進程,以及整個可再生能源供應鏈供應過剩和關税壁壘擴大帶來的擔憂情緒。總部位於以色列的全球可再生能源行業領導者 SolarEdge Technologies(SEDG.US) 今年以來累計下跌約 67%,當前市值僅 55 億美元,因此被完全從該指數中剔除。
除了可再生能源公司,Moderna Inc(MRNA.US)、美國達樂公司 (DG.US)、美國雅寶公司 (ALB.US)、AES Corp(AES.US) 和 FMC Corp(FMC.US) 這些曾備受華爾街青睞的公司的總市值今年都下降了至少 95 位,總計縮水約 900 億美元。
此外,整體來看在標普 500 指數成分公司中,排名變化幅度微小的公司佔據絕大多數,近半數標普 500 指數成分公司的排名變化幅度不到 20 位。並且以整體角度來看,排名下降的公司多於排名上升的公司,有 10 家公司的排名幾乎沒有變化。
標普 500 指數中近一半成分公司的排名變化不到 20 位——排名下降的公司多於上升的公司,有 10 家公司的沒有變化
標普 500 指數中 “最年輕” 的成分公司
自今年 3 月加入該指數以來,FICO 信用評分背後的公司 Fair Isaac Corp(FICO.US) 的股價漲幅超過 60%,目前在該指數中市值排名第 272 位,假設該公司從 1 月 1 日起被納入該指數,它的排名將上升近 117 位。儘管黑石集團 (BX.US) 是經歷 9 月份標普 500 指數再平衡調整後才加入該指數,但它目前僅躋身前 50 名,是今年新增標的中市值排名最高的成分公司。
在今年 “告別” 標普 500 指數的公司
在標普 500 指數成分公司中,有 15 只股票被取代,其中包括在 3 月份美國地區銀行危機中已宣告破產的硅谷銀行、簽名銀行和第一共和國銀行,這些公司在 3 月份的銀行業危機中破產後被交易所摘牌。仍在交易的 11 家被踢出標普 500 指數的公司市值累計縮水 330 億美元,其中 SolarEdge Technologies Inc.、Advanced Auto Parts Inc(AAP.US) 和 DISH Network Corp(DISH.US) 約佔總計市值的大約三分之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