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 Hang Seng Index gradually approaching the turning point of a bear market?

港股喜歡走趨勢,往往等散户反應過來看中長期趨勢的時候,股價已經接近高位了。在香港市場看來,大宗商品短期波動,對企業的長期業績改善意義並不大,只有產業鏈的創新型科技突破,才對投資者的信心建立更具穩定性。
A 股和港股用清淡來形容再不為過,兩個市場都是存量資金在遊蕩。全天 A 股的成交量只有不到 6500 億人民幣了。其實這也充分説明另一點,市場在接近上證 2900 點位置,已經逐步惜售,做空動力在減退。
本來在 A 股 3000 點下面,往往是撈底的機會,尤其部分隱秘資金喜歡長期佈局藍籌企業。於是,波動最大的應該是中資券商板塊了 (每次拉指數,券商肯定是打頭陣的)。
近日國聯證券民生證券將整合,券商併購重組升温。市場也有平安證券與方正證券或將合併的傳聞。根據中國證監會要求,中國平安需要在今年 12 月 19 日前提交解決同時控股方正證券和平安證券問題的方案。業內人士預判,在監管政策引導和行業盈利分化加大的背景下,券業併購整合有望進入加速期,同業併購面臨股東方意願、整合難度和價格競爭等現實挑戰而進程較緩慢,但預計下階段券商併購進程有望提速。
不過提醒投資者注意的是,現如今券商板塊即便是重組合並,似乎對場外遊資的吸引力遠不如從前了。畢竟券商合併了又怎樣?整體市場還是沒見到增量資金介入,更何況大金融板塊普遍缺少科技含量,屬於 “炒一把就溜” 的範疇。再加上不少券商都是 AH 同股同權,AH 的差價巨大,往往是 A 股資金拉得歡,H 股撤退比誰都快。板塊的協同性已經大不如從前。
反倒是結構性行情,逐步在 A 股上演。由於 A 股的北交所近期賺錢效應明顯,不少資金已經開始新加入博弈,這點從新開户增量可見端倪。像極了當年的創業板,從最初的每日 10 億的成交,近期北交所超越 200 億成交,按照現階段北交所 IPO 速度,明年超 800 億/單日也是可以期待的。“北交所深改 19 條” 發佈後,北交所 IPO 受理逐步升温,9 月以來受理的企業有 34 家,其中 12 月上旬有 6 家企業受理。業內人士表示,隨着北交所直接 IPO 規則落地,明年北交所擴容有望提速。
A 股是結構性行情,港股是個股行情,是有區別的。實際上,港股的消費電子企業,在 “手機產業鏈週期見底” 的背景下,普遍股價已經上了一個台階,只不過走勢緩慢而已。不信你看看舜宇光學 (02382) 從 10 月份至今,股價已經抬高了 30%;瑞聲科技 (02018) 的股價漲幅超過 60%;丘鈦科技 (01478) 股價漲幅近翻倍;高偉電子 (01415) 更是牛了四年 (最低股價 0.83 港元,四年超漲了 20 倍)………
本來高偉電子就在蘋果產業鏈裏面高度受重視。又遇近期蘋果頭顯市場關注度高。近期更新的 iOS 17.2 系統正式上線了 “空間視頻” 拍攝功能,為蘋果的 Vision Pro 上市按下了加速鍵,也拉昇了業界對於高 MR 頭顯的關注度。長城證券此前表示,A 客户頭顯新品將於 24 年初正式發售,該產品配備 12 個攝像頭,高偉電子有望獲得重要供應份額。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最新發文稱,生成式 AI 在 2023 年爆紅,iPhone 16 將會推出相關創新功能。換句話説,iPhone 16 將成首款 AI iPhone。 據悉,蘋果在今年第三季度改組了 Siri 團隊,目標在於整合 AIGC 功能和 LLM 。在手機上,語音輸入將是 AI、AIGC、LLM 的關鍵界面,所以強化 Siri 的軟件功能是推廣 AI 功能的關鍵。 根據此前曝料人 Mark Gurman 的消息,iPhone 16 將首次搭載 iOS 18 操作系統,在 iOS 18 上,蘋果將帶來更智能的 Siri 助手。它將真正理解用户的言語,並更準確地把握用户話語背後的意思。
作為 iPhone 16 的麥克風供應商,預計瑞聲科技 (02018.HK) 與歌爾股份 (002241.SZ) 的供應比重差異不大。同時受益於規格升級,每台 iPhone 16 的麥克風單價將較 iPhone 15 至少高約 100–150%。此外,由於 AI 裝置為 2024 年消費電子關鍵趨勢,預期未來蘋果 (AAPL.US) 其他產品與高階 Android 手機也有可能升級麥克風,這將會是瑞聲科技與歌爾股份潛在增長的動能來源,而兩家公司也將成為 AI iPhone 的領先受益者。
港股喜歡走趨勢,往往等散户反應過來看中長期趨勢的時候,股價已經接近高位了。大市值港股,更喜歡從企業內部去挖掘股價上漲的動力,而不是靠概念去支撐股價。你比如近期紅海海域暫停航行這類突發事件,媒體炒得風風火火,HK 市場其實並不感冒。在香港市場看來,大宗商品短期波動,對企業的長期業績改善意義並不大,只有產業鏈的創新型科技突破,才對投資者的信心建立更具穩定性。
所以,最近連一貫不看好中國科技企業的國際投行,都改變了對聯想集團的股價預測。據羣智諮詢數據,預計 2024 年全球 AI PC 整機出貨量將達到約 1300 萬台,成為規模出貨元年。在 2025 年至 2026 年,AI PC 整機出貨量將繼續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年增長率,並在 2027 年成為主流化的 PC 產品類型,這意味着未來五年內全球 PC 產業將穩步邁入 AI 時代,聯想集團這樣的頭部廠商機會又來了。
12 月 12 日,國際頂級投行高盛發佈研報稱,全球 PC 出貨量預計將有持續的復甦路徑,庫存已經見底,需求企穩。對 2025-30 年的估計基本保持不變,2024 年的同比增長也類似:2024 年的 PC 出貨量同比增長 7%,至 2.7 億台。維持聯想集團 (00992.HK)“買入” 評級,預計 PC 業務將於明年復甦,同時 AI 相關的設備平均售價和利潤率將會提高。
免責申明:文章只提供股友討論,不得構成投資建議,筆者不持有上述任何港股。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