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轉向,降息提前?中金:還有變數!

華爾街見聞
2023.12.14 00:50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美聯儲本次會議表態加息終結,可能會提前降息。但明年降息路徑仍不確定,通脹頑固和經濟不着陸風險可能影響貨幣政策走向。本次會議傳遞三大信號:1. “官宣” 加息週期結束。2. 降息進入討論範圍,點陣圖隱含 3 次降息。3. 類似於 2019 年初 “倒逼” 不加息。

鴿派基調強烈的今年最後一屆 FOMC 會議落幕,美聯儲已經實質上表態加息終結,聯儲主席鮑威爾甚至直接喊出降息 “已逐漸進入視野”。市場為之歡呼。10 年美債快速降至 4%,美元下跌,美股和黃金大漲。利率期貨隱含 3 月開始全年降息 6 次。

回顧剛剛結束的 FOMC 會議,中金劉剛團隊(海外團隊)總結稱,本次政策會議傳遞出三大信號:

1. “官宣” 加息週期結束。會議聲明措辭小幅調整,從此前的 “決定後續進一步的加息幅度”(ln determining the extent of additional policy firming)改為 “決定後續任何的加息幅度”(ln determining the extent of any additional policy firming)。“any” 一詞代表鮑威爾不想完全排除加息可能性,但措辭變更意味着 “官宣” 加息停止。

2. 降息進入討論範圍,點陣圖隱含 3 次降息。針對市場最關心的降息路徑,本次會議 2024 年利率終點降至 4.6%,較 2023 年底的 5.4% 隱含 3 次降息,對比之下,9 月份點陣圖隱含 2024 年 2 次降息。雖然這一幅度低於期貨市場會前交易的 5 次(會前 CME 利率期貨預計明年 3 月即開始降息),但不論是鮑威爾的表態還是點陣圖的變化,都在往市場 “靠攏” 而非在 “敲打” 市場。與之相應的是,長期中性利率分佈在往更高方向轉移,但中位數維持 2.5% 不變。

3. 這一情形類似於 2019 年初 “倒逼” 不加息。此次美聯儲 “官宣” 加息結束,類似於 2019 年初,只不過此次略過了因為 2018 年底市場大跌的 “倒逼” 過程。2019 年初倒逼不加息成功後,美股開始見底反彈,美債利率震盪下行,直到 5 月份經濟數據轉弱推動降息預期升温,本次的區別在於此輪美股並未經歷大跌,且美債降息預期也已經充分計入。

劉剛團隊強調,美聯儲態度的軟化,可能意味着降息比該機構原本預想的 2024 年下半年更早,但基本面並不支持短期內就開啓降息。比照 2019 年的經驗,降息的到來可能需要一些標誌性的基本面變化,當時是 3m10s 利差首次倒掛,此次可能是失業率或者通脹突破閾值。

不過,值得指出的是,中金肖捷文(宏觀團隊)的觀點與劉剛團隊不同。肖捷文團隊認為,美聯儲明年降息路徑仍有較多不確定性:

其一,美聯儲對降息的預測是基於對通脹路徑的判斷,儘管今年通脹回落較多,但這不意味着明年通脹也會有同樣幅度的改善。實際上,過去一年通脹的放緩有很多是受益於供給的改善,如供應鏈的修復、勞動力參與率的提高、以及能源價格的下降,尚不清楚這些供給因素能否持續改善,對明年通脹的降低作用能否像過去一年那樣明顯。

其二,美聯儲的鴿派言論會導致金融條件放鬆,加劇經濟 “不着陸” 風險(即經濟增長不弱,通脹居高不下)。過去一個月美債利率大幅下行,30 年期房貸利率快速回落,有跡象表明抵押貸款需求在利率回落後反彈,這可能會加劇房地產市場的不平衡,導致房價居高不下。利率回落也可能使其他利率敏感部門的活動重新提速。總而言之,在供給尚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需求反彈會增加通脹的彈性,讓本來不會出現的二次通脹變成一種可能。

肖捷文團隊指出,短期來看,美聯儲的鴿派言論將強化 “軟着陸” 交易,但最終結局是否真的那麼美好,有待觀察。

FOMC 會議結束後美債利率大幅下降,美元指數下跌,美股三大股指大漲,創下歷史新高,市場在得到了美聯儲對於降息的指引後開啓 “慶祝” 模式。我們認為美聯儲態度的軟化會推高市場風險偏好,對非美經濟體的匯率也會帶來益處。但中期來看,美聯儲降息路徑還有很多不確定性,在此過程中,市場波動或將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