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next two days, two auctions will have an impact on the direction of "global major asset" market.

華爾街見聞
2023.12.11 09:00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就在今明兩天,美國將進行總規模達 370 億美元的 10 年期國債拍賣和 210 億美元的 30 年期國債拍賣。如果需求低迷,股債市場可能面臨巨大波動。市場普遍認為,美債供應過剩已超過市場需求,這兩場重要標售可能使美債市場再次陷入痛苦漩渦。華爾街對此非常緊張,認為這是重大市場風險之一。貝萊德建議拋掉長期美國國債,預計美國金融市場波動將加劇。

長期美債又將在本週迎來 “硬核測試”,對國債需求疲軟的擔憂開始蔓延,華爾街認為,如果需求依舊 “慘不忍睹”,美國股債市場可能再度面臨 “大拋售” 的局面。

當地時間本週一,美國財政部將進行總規模達 370 億美元的 10 年期國債拍賣,週二還有 210 億美元的 30 年期國債拍賣計劃。大規模發債造成的供應壓力,加劇了市場對於本週美債標售供需失衡的擔憂。

上週五,因非農就業報告意外強勁打擊降息預期,美債收益率拉昇超 10 個基點,10 年期國債收益率脱離三個月低位,兩年期收益率創本月內新高。美債近期的漲勢開始逆轉了?

市場普遍認為,美國長債的供應 “氾濫” 已遠超市場需求,本週的兩場重要標售或許會讓此前大幅反彈的美債市場再次陷入 “痛苦漩渦”。

德銀在最新發表的全球經濟風險報告中認為,美債經過這兩年的美國財政赤字壓力、美國政府債務上限風波和地區性銀行業風暴之後,是否還會有大量投資者買單?這可能是接下來華爾街要面臨的重大市場風險之一。

貝萊德在 12 月 11 日發表報告稱,市場對美聯儲的降息押注可能落空,美國金融市場 2024 年波動將加劇,並建議拋掉長期美國國債。

為什麼華爾街如此緊張?

這不得不提及上個月美國 30 年期國債標售慘淡對市場造成的巨大沖擊。

11 月 9 日美國財政部拍賣 240 億美元 30 年期國債,需求之慘淡,被形容為 “徹底的災難”,各項需求指標都表現不佳,海外需求更是顯著退潮。

華爾街見聞曾提到,華爾街最為關心的數據是30 年期美債預期收益率與得標利率之間的利差,也被稱為 “尾部”(Tail)。標售尾部越高,意味着政府債券發行人必須以高於市場利率的價格來吸引投資者購買債券,也就等於債券的實際需求偏弱。

而在上個月拍賣發生時的 30 年期美債預期收益率為 4.716%,這等於得標利率產生了 5.3 個基點的 “尾部”,是 2016 年有數據記錄以來的史上最大尾部利差。且各項需求指標都不佳,30 年期美債拍賣的投標倍數為 2.24,弱於前次 2.35,低於過去六次拍賣的平均倍數 2.44,創 2021 年 12 月來最低。

市場迅速對拍賣結果作出反應,美股、美債遭受重創,30 年期美債收益率創 2020 年 3 月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華爾街認為,美國長債供需嚴重失衡的問題仍然嚴峻,這一根本的問題依舊無法解決。美聯儲仍在實施量化緊縮政策,私人部門無力消化天量債券。市場對於長債供應過剩的擔憂可能影響投資組合和市場穩定性:

一級交易商(即在拍賣會上購買債券然後為債券做市的銀行),是美國美債發行體系的關鍵。隨着債務發行量的激增,它們購買的美債多於能賣出的數量,這導致 10 年或 10 年以上到期的美債收益率已經從高於掉期交易的收益率上升(即掉期利差縮小)。

然而,交易商本來是通過掉期交易對沖債券價格風險,並賺取兩者之間的利率差,這樣一來一級交易商沒有理由來承受大量的美債。

美國財政部發債仍在繼續?

在需求不振的前提下,長債收益率對供求的敏感性在增加。11 月,美國財政部宣佈放緩四季度發債計劃,但其表示未來發債規模將增加

根據預測的中長期借貸需求,計劃在 2023 年 11 月至 2024 年 1 月的季度 “逐步” 增加大部分債券拍賣的規模,並預計在此之後還需要再增加一個季度的規模,以滿足其融資需求。

從下圖可以看出,長債發行規模在 2022 年小幅下滑之後,長債發行量再次上升,而且很可能將無限期地持續下去。展望未來,美國債券發行規總量將十分龐大,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 (CBO) 的預測,長期來看美債佔美國 GDP 的比例可能從現在的 120% 攀升到 200%。

美國財政部上週發佈報告指出,2023 財年聯邦政府財政赤字近 1.7 萬億美元,比上一財年增長了 3200 億美元,同比增幅 23%,過去 40 年聯邦政府預算缺口占GDP比重的年均值為 3.7%,2023 年則拉昇至 5.3%,全年預算赤字創下美國曆史的第三高水平。

而這可能僅僅是個開始,隨着利率的持續上升,國債的年利率將很快超過 2 萬億美元。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在 12 月 4 日發佈的報告中估計,美國未來十年累計預算赤字總額將達到約 20 萬億美元。

有分析指出,明年美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導致的財政收入減少和財政支出增加也會增加美國債務壓力,提升未來債務風險:

美國聯邦政府收入存在順週期性,而財政支出往往存在逆週期性以平滑美國經濟波動,在明年經濟進一步放緩,甚至步入衰退的預期下,預計美國就業將進一步走弱,財政收入或將繼續下滑,而美國財政支出將保持較高水平,因而美國債務存量將進一步累積,疊加利率高位運行,未來美國財政風險將進一步加大。

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在 12 月 2 日發表的報告中曾警告稱,現在,無論美國財政部如何兜售美債,美聯儲採取何種貨幣政策,都不太可能以實質性方式解決美債目前面臨的問題,因為,“美國債務和通脹的大問題” 最終會導致美債出現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