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 CyberTruck 開起來是什麼感覺?

CyberTruck 採用線控轉向和後輪轉向技術後,方向盤最大轉角幅度可以控制在 180 度以內,同時轉向比也是可變的。特斯拉厲害之處在於如何把這些新技術上車之後,把細微之處的設計和生產難題解決,同時實現降本增效,能讓消費者買單,最大創新之處是在於協調好各供應商協同解決 48V 架構難題。
近日,擎天柱機器人持湯姆遜衝鋒 槍測試 Cybertruck 防彈性能視頻爆火。
雖然最後被證實視頻是合成的,但是馬斯克和眾多外網博主也都測試了 CyberTruck 的防彈性能,看來不鏽鋼車身的確能扛得過子彈。
在持槍合法的國度,用户買台軍工級的皮卡放家裏的確能扛不少事。
特斯拉的皮卡除了能扛槍子,在底層架構上也做了不少調整。前幾天的上市發佈會太短了,不少粉絲説沒過癮,感覺老馬講得太少了,希望能把線控轉向、後輪轉向和 48V 的部分詳細掰扯一下。
01
線控轉向:狹窄空間更易操控
線控轉向系統(Steer-by-Wire System)是一種新一代的轉向系統,其中轉向盤和轉向輪之間沒有直接的機械連接,而是通過電子信號進行控制。
線控轉向系統的優點在於靈活性高,操縱穩重,能實時監測系統安全,效率也高:
靈活性高:由於沒有直接的機械連接,因此可以在不改變現有車輛結構的前提下,輕鬆地進行升級和改造。
操縱穩定性好:通過電子控制單元(ECU)對轉向輪進行精確控制,能夠更好地適應不同的駕駛環境和駕駛風格。
安全性強:ECU 可以實時監測車輛的行駛狀態和駕駛員的轉向操作,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可以立即採取相應的措施,提高車輛的安全性能。
效率高:由於沒有直接的機械連接,因此可以減少機械損失和摩擦損失,提高車輛經濟性。
而除了這些優勢,還有以下優點:
符合第一性原則,取消機械連接的線控轉向可以減少零部件數量,降低成本;
符合自動駕駛發展方向,為 Robotaxi 做好技術儲備。
這樣看來,線控轉向技術的確先進,這樣好的技術就沒有其他缺點嗎?
技術難度高:線控轉向系統需要高度集成的電子技術和先進的傳感器技術,因此其研發和生產難度較大。
生產成本也相對較高,因此線控轉向系統的普及還有一定的難度。
對電源和電子元件的依賴度較高:線控轉向系統需要穩定的電源和可靠的電子元件來保證其正常工作,一旦電源或電子元件出現故障,可能會導致轉向系統失效。
整體而言,線控轉向是個好東西,但是就是難在技術和成本上了。
目前中國在售的使用線控轉向的車型有英菲尼迪 Q50L、QX50 和 Q60 等車型的頂配車型,2022 年量產的豐田 bZ4X 車型也將搭載捷太格特的具有可變轉向比的線控轉向產品。
英菲尼迪 Q50 的 das 線控轉向被噴了好久,有用户反饋是真的不好用,四輪定位要回 4s 店做,還貴得要死。另外,今年新改款的雷克薩斯 RZ 由於法規原因,線控轉向加莫比烏斯方向盤的版本還不能在國內上路。
需要注意的是,線控轉向也為異形方向盤的推廣提供了有利條件。
因為異形方向盤可用的必要條件是可變比電子線控轉向,但是目前線控轉向系統不符合國內法規要求,所以當前的異形方向盤配備的都是傳統轉向系統,存在着較大的安全風險。
整體而言,線控轉向技術目前還是比較小眾的賽道。但隨着相關法規的完善,國內車企應該也會逐步跟進。
油管博主 Marques Brownlee 表示,CyberTruck 採用線控轉向和後輪轉向技術後,方向盤最大轉角幅度可以控制在180 度以內,同時轉向比也是可變的。
雖然在轉向的時候需要適應,但是操作也比較方便,用户不用着急忙慌打方向。
而且在低速行駛時(40 英里/小時以下),Cybertruck 後輪可以朝相反方向最多旋轉 10°,使車輛在低速下更加靈活,尤其在停車場內轉彎更加容易。
在 40 英里/小時以上的高速行駛時,後輪會在與前輪相同的方向上改變 1 到 2 度,提供更穩定的運動。這使得在車道之間變換時更加平穩,整體感覺就像是加長了軸距。
CyberTruck 的轉向系統使得在狹窄空間內進行機動變得更為輕鬆。一些用户表示,在狹窄的停車場中,能夠輕鬆轉彎讓這輛大車感覺更小,提高了駕駛的便利性。
總體而言,CyberTruck 的轉向系統通過在低速和高速行駛時的不同角度調整後輪的方向,使得駕駛更加靈活、穩定。
02 48V 低壓架構:馬斯克給車企們上了一課
CyberTruck 的低壓系統還使用了48V 架構,而非普遍應用的 12V。
據説馬斯克還搞了一本《如何製造 48V 架構的汽車》的小冊子,並贈送給了不少供應商和車企高管,福特 CEO 吉姆·法利也拿到了一本。
為何馬斯克如此痴迷 48V 架構呢?
主要因為 48V 架構相比 12V 架構有以下優點:
電壓升高,電流減少:48V 電壓比 12V 電壓更高,這意味着使用更細的線束或其它材質的線束,可以減少電流的發熱和功率損失。這樣可以降低車上低壓系統的尺寸和線束數量,從而降低成本。
優化線束:由於 48V 系統所需的電流降低了 4 倍,線束的功率損耗也會相應減少。這將能節省 16 倍的功率損失,進一步降低成本。
降本作用:特斯拉表示從 Cybertruck 開始,將逐漸全面轉向 48V 平台。相對於 12V 低電壓平台,48V 電壓升高,電流減少可減少線束髮熱,可使用更細或其它材質的線束,減重和降低成本。
易於實現:切換到 48V 意味着內部電源隔離要更嚴格,設計能夠支持 48V 的控制器和供電系統,對電路設計、供應商供貨、變更管理等都會產生較大影響。然而,特斯拉通過自研整車控制器工作,將整個整車控制器的自研率直接封頂,達到 100% 自研,從而實現了這一轉變。
提高反應速度:特斯拉將自己設計融合保險絲和繼電器功能的 “電子保險絲”,反應時間將提升至毫秒級,且支持固件重置,即 OTA 的能力。這意味着在面對一些緊急情況時,車輛的反應速度將更快,處理能力更強。
綜上所述,CyberTruck 48V 架構相比 12V 架構具有電壓升高、電流減少、優化線束、降本作用、易於實現以及提高反應速度等優點。
除了低壓系統方面的創新,Cybertruck 還是特斯拉首款特高壓車型,採用800V 高壓的架構。
目前國內小鵬 G6、G9 和極氪 001 眾多車型也都支持 800V,不過電動皮卡支持 800V 的寥寥無幾。
CyberTruck 使用 800V 架構後,將帶來以下好處:
減少整車中的銅含量:800V 架構可以減少 CyberTruck 中的銅含量,降低車輛的重量。
提高性能和續航能力:減輕車輛重量可以提高車輛的性能和續航能力。
降低成本:800V 架構可以降低 CyberTruck 的製造成本,從而提高車輛的性價比。
總之,CyberTruck 使用 800V 架構後,將帶來一系列好處,包括提高性能和續航能力、降低成本等。
從底層架構上來看,線控轉向和後輪轉向以及和 800V 高壓架構都不是最新的技術,但是 CyberTruck 的厲害之處在於如何把這些新技術上車之後,把細微之處的設計和生產難題解決,同時實現降本增效,能讓消費者買單,最大創新之處是在於協調好各供應商協同解決 48V 架構難題。
目前 CyberTruck 已經開啓交付,後續應該會有更多駕乘體驗和技術細節流出,屆時我們繼續分析。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