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個月估值飆至 70 億,英偉達「親兒子」CoreWeave 再融資,營收兩年翻 70 倍

華爾街見聞
2023.12.06 07:19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英偉達的子公司 CoreWeave 在四個月內融資 3-4 倍,估值已達到 70 億美元。這傢俬有云算力供應商獲得了 Fidelity 等機構的投資,並且已經完成了三輪融資,總額超過 27 億美元。CoreWeave 通過提供多樣化的配置和較低的價格吸引了客户,成為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領域的領先公司。這一融資進一步鞏固了英偉達在芯片行業的競爭優勢。

英偉達重注的私有云算力供應商 CoreWeave,又又又獲得 Fidelity 等機構投資,估值高達 70 億美元。

距離他們今年第一次股權融資,只過去了短短四個月,但是估值上漲了 3-4 倍!

根據公開渠道統計的信息,這傢俬有云計算供應商從今年 4 月份到現在,已經完成 2 輪融資,加上正在進行的這一次,一年內容融資將達到 3 次,總額超過到 27 億美元!

今年 4 月,他們完成了一輪融資額達到 4.2 億的股權融資。而在 8 月份,他們直接用了手上的英偉達 H100 GPU 作為抵押,就直接從金融機構那裏獲得了 23 億美元的貸款。

CoreWeave 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Michael Intrator 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我們的爆炸性增長軌跡得到了頂級機構投資者的認可,此次交易凸顯了我們在市場上領先的業績、顯著的技術優勢和強大的客户採用率的差異化。」

人工智能行業正處於一個轉折點,這家公司通過為客户提供「最具差異化」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發揮着核心作用。

這家成立 5 年的私有云計算供應商,為什麼能夠獲得英偉達青睞,又能在今年生成式 AI 大爆發後,不斷獲得投資?

在同樣獲得了英偉達投資另一傢俬有云供應商 paperspace 的網站上,詳細對比了 CoreWeave 和世界上最大的雲服務商亞馬遜雲科技在美國提供的運算力服務。

可以看到,CoreWeave 不但提供了更為多樣化的配置,而且價格比 AWS 要便宜很多!

以英偉達 A100 80G GPU 服務為例,CoreWeave 提供了 1-8 卡不同數量的集羣,而且單卡每小時成本只有 2.61 刀。相比之下,AWS 只提供 8 卡的選擇,而且價格幾乎比 CoreWeave 貴了將近一倍。

不可否認 AWS 主要面向的是大企業客户,穩定性各方面可能確實更有優勢,但是對於算力需求沒有那麼大的預算有限的用户,CoreWeave 真的是「價格實惠選擇還多」。

CoreWeave 宣稱,他們能「提供比主流運算力公司快 35 倍,成本低 80% 的優質運算力服務」。

起底 CoreWeave:挖礦起家,傍上英偉達實現「階級躍遷」

CoreWeave 總共有三名創始人:Michael Intrator,Brian Venturo 和 Brannin McBee。三人最初在金融領域工作,做過大宗商品交易員,經營過對沖基金、家族辦公室。

當年他們還在紐約管理基金時,加密貨幣挖礦熱潮還未消退,最初只是為了賺取額外收入,他們購買了第一塊 GPU,隨後越買越多,華爾街的辦公桌上堆滿了 GPU。

「2016 年,我們購買了我們的第一塊 GPU,插上電源,將其放在了俯瞰東河的曼哈頓下城辦公室的枱球桌上,然後挖掘了以太坊網絡上的第一個區塊。」CoreWeave 首席執行官 Michael Intrator,在一篇 2021 年的博客文章中如此回憶道。

經過考慮,他們決定將 GPU 硬件搬進東海岸新澤西郊區的一個車庫,開始創業,主營業務是經營以太坊加密貨幣挖礦,次年 CoreWeave 成為北美最大的以太坊礦工之一——手握超過五萬塊 GPU,佔以太坊網絡的 1% 以上。

當 2018 年和 2019 年加密貨幣價格暴跌時,他們決定多元化經營,進入其他領域,這些領域比較穩定,但也需要大量 GPU 計算。

2019 年,他們購買了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渲染平台 Leonardo Render,並隨後不久將 Concierge Render 推向市場。他們那時候就致力於構建一個雲基礎設施,讓世界各地的創造者和創新者能夠以平易近人的價格訪問可擴展的基礎設施。

而且從 2019 年起,CoreWeave 專注於購買企業級 GPU 芯片組,構建專門的雲基礎設施,圍繞英偉達的芯片調整業務。

隨着新業務步入正軌,以太坊挖礦業務漸漸邊緣化。轉型的決定證明是正確且幸運的,幾個創始人都沒有料想到即將到來的 AI 浪潮之熱,讓 CoreWeave 逐漸從一個小辦公室擴張成遍佈全國的數據中心,以對應不斷膨脹的 AI 市場需求。

據其中一名創始人披露,2022 年,CoreWeave 收入約有 3 千萬美元,預計 2023 年將超過 5 億美元,增長超 10 倍,並且已經簽署了近 20 億美元的合同。今年宣佈在德州投資 16 億美元建數據中心,並計劃在年底前擴展至 14 個數據中心。

用創始人 Michael Intrator 自己的話來説,「我自己從未在增長如此迅速的企業中工作過。」

為了制衡各大雲計算平台,英偉達押注初創雲企業

而 CoreWeave 的「瞬間躥紅」,一方面是源於他們對於 GPU 算力雲需求的敏鋭嗅覺持續研發和投入。

而更重要的是,他們被英偉達看上了。

以至於很多國外網友開始懷疑,是不是英偉達為了自己的業績,杜撰了一個這樣的公司來「做賬」。要不然為什麼會把錢投到一家不知道從哪裏來的初創企業,再讓他買自己的 GPU?

雖然這樣的陰謀論很容易就被人拆穿,但是確實顯示了英偉達對於 CoreWeave 的偏愛已經到達了「視如己出」的程度。

CoreWeave 在接受了英偉達的投資之後,成為了英偉達的「直系雲算力供應商」,甚至連微軟都要向他們訂購雲算力。

今年 6 月,微軟和 CoreWeave 簽訂了價值 16 億美元的合同。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微軟自己都沒法從英偉達那裏獲得足夠的 GPU。

一家成立 4 年的初創公司,從英偉達那裏拿到 GPU 超過了特斯拉這樣的巨頭,幾乎和亞馬遜這種雲計算行業的霸主獲得了同樣的待遇。

而從英偉達的角度考慮,為什麼他們要對這樣一個初創公司照顧有加,其實最直接的原因就在於,這樣能夠有效制衡在芯片行業潛在的競爭對手——亞馬遜和谷歌。

他們在幾年前都已經推出了自己的 AI 芯片,想要和英偉達競爭。

而 AI 算力平台又是最直接面向企業消費者的「算力經銷商」,如果「算力廠家」英偉達不培養一個完全效忠於自己的雲計算平台,萬一有一天「算力經銷商」,開始只賣自己家芯片產生的算力,英偉達就很有可能從「銷售渠道」上被雲計算平台「卡脖子」。

所以扶持起自己的雲計算平台,甚至將算力資源重點傾斜於它,對於英偉達來説是應對谷歌,亞馬遜,微軟推出 AI 芯片的最好後手。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