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 regaining a market value of $3 trillion, can the "stock king" Apple continue to rise?

智通財經
2023.12.06 00:31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近日蘋果股價兩大催化劑:智能手機出貨量明年有望重拾增長曲線 + 富士康業績助攻!

智通財經 APP 獲悉,截至美東時間週二美股收盤,在市場對 2024 年智能手機行業復甦和聖誕假日購物季的樂觀情緒中,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蘋果 (AAPL.US) 股價漲幅略高於 2%,推動蘋果總市值重返 3 萬美元大關。今年以來,在全球 AI 浪潮助力下美股科技股開啓 “史詩級反彈”,蘋果今年迄今的漲幅高達 50%,曾在今年 6 月份首次達到了 3 萬億美元這一里程碑市值水平。

週二,來自華爾街大行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全球研究業務總監凱蒂•休伯蒂 (Katy Huberty) 表示,由於全球投資者們對在智能手機等終端用户設備上運行人工智能的邊緣人工智能 (Edge AI) 持樂觀態度,疊加智能手機行業即將迎來複蘇,但這些因素目前 “尚未反映在蘋果股價中”。

休伯蒂在一份投資者報告中寫道:“我們的科技研究團隊認為,這個主題尚未顯著地重新評估該細分行業:智能手機相關股票的預期市盈率 (forward P/E) 僅從 2023 年第三季度末的 22x 擴大到 2023 年第四季度的 24x,我們的研究團隊認為,這表明目前蘋果股價走勢尚未反映出市場對明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復甦的高預期。”

Seeking Alpha 彙編的華爾街分析師共識評級以及目標價顯示,華爾街分析師們對蘋果的共識評級為 “買入”,平均目標價預期達 196.48 美元,最高目標價則為 240 美元,意味着仍有小幅上漲潛力。

近日蘋果股價兩大催化劑:智能手機出貨量明年有望重拾增長曲線 + 富士康業績助攻

知名市場研究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彙編的智能手機月度追蹤初步數據顯示,2023 年 10 月全球每月智能手機銷售量同比增長 5%,這是自 2021 年 6 月以來首個錄得同比增長的月份,並打破了連續 27 個月的同比下滑趨勢。Counterpoint Research 指出,繼 10 月份的強勁增長後,該行預計市場在 2023 年第四季度也將實現同比增長,從而在未來幾個季度內逐步走向復甦。

另一市場研究機構 Canalys 近日發佈報告稱,2022 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經歷大幅下滑 12% 後,2023 年第四季度前後市場呈現初步的復甦態勢。儘管 Canalys 預計 2023 年智能手機出貨量仍下降 5%,但下降趨勢已有所放緩。

Canalys 預計,各廠商在 2023 年末預計會有相對健康的庫存水平,並有足夠的空間為迎接潛在的需求復甦而重建庫存,同時還預計 2024 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將在謹慎態勢下實現温和幅度增長。Canalys 預計,2024 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實現增長 4%,達 11.7 億部。到 2027 年,將達到 12.5 億部,2023-2027 年將實現 2.6% 年複合增長率。

另外,週二蘋果最重要供應商富士康科技 (Foxconn Technology ) 上調了第四季度的業績預期,理由是假日旺季的銷售額增加,此消息對蘋果股價來説可謂利好因素之一。富士康 11 月份銷售額實現增長 18%,至 6500 億新台幣 (合 206 億美元)。這是自今年 1 月以來,這家 iPhone 組裝商的月度數據首次出現同比改善。

富士康 (正式名稱為鴻海精密) 表示,今年下半年是信息和通信技術 (ICT) 行業的傳統旺季,尤其是第四季度前兩個月的銷售額表現略高於此前預期。因此,該公司表示,第四季度的業績前景可能將好於最初公佈的 “顯著增長” 業績指引。該公司表示,智能型消費電子產品和組件以及其他產品的銷售額同比增長強勁,而計算產品以及雲計算和網絡產品與去年相比略有下降。

富士康定於 2024 年 1 月 5 日公佈其截至 2023 年 12 月的月度業績報告。

消費者換機的最大動力之一:智能手機有望融合 AI 大模型

隨着 AI 技術的發展,將更強大的 AI 大模型功能集成到智能手機中已成為科技行業的主流趨勢。同時,業界也在積極應對與此相關的挑戰,如專用 AI 芯片的海量數據處理能力、能耗效率、存儲限制和隱私保護等。

目前,頭部智能手機硬件廠商紛紛下場自研大模型,而且正在把能離線運行的端側大模型,植入到新一代機型中,打造所謂的 “AI 大模型智能手機”。相比調用雲端算力的通用 AI 大模型,端側本地大模型可以讓智能手機用户更加高效、便捷、安全地使用 ChatGPT 等類似產品。不過將 AI 大模型應用到智能手機端並不容易,不但要考慮到大模型參數量級、AI 體驗和手機能耗等問題,還要承擔從落地到迭代每年數十億元的成本投入規模,這對於廠商硬實力也是種極大考驗。

但 “AI 大模型手機” 對於用户和智能手機廠商來説將帶來巨大價值:一是在用户換機動力匱乏背景下,AI 大模型將成為手機廠商市場競爭的重要籌碼,同時也將是提升未來銷量預期的最重要技術手段;二是 AI 大模型未來有望變成每個智能手機用户定製型專屬超級助理,革新智能手機乃至所有消費電子應用終端的使用體驗。

為了實現智能手機上運行 AI 大模型,一些智能手機硬件製造商正在研究集成專用的 AI 處理器,這些專有 AI 芯片專為高效處理 AI 任務設計,力爭提高運算效率和能耗比。製造商們還力爭通過雲計算和邊緣計算結合,某些複雜的 AI 處理在雲端完成,而實時或敏感的任務在本地處理,以及探索使用模型剪枝、量化和知識蒸餾等技術減少大模型的實際規模和計算需求,使其適合在資源受限的應用設備終端運行。

據悉,智能手機芯片領導者高通 (QCOM.US) 近期一直在大力推進在硬件設備本地端內置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因此可進行本地 AI 響應,而不是耗費更多的時間連接到雲端。有媒體報道稱,蘋果最早在明年將蘋果獨家研發的生成式 AI 技術融入 iPhone 和 iPad 應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