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has announced the release of a quantum computing chip and plans to build a supercomputer within 10 years.

華爾街見聞
2023.12.05 07:46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IBM 發佈量子計算芯片 “蒼鷺” 和量子計算機 IBM 量子系統二號,並制定了 2033 年生產出超級計算機的計劃。蒼鷺處理器性能提高了 3 至 5 倍,錯誤率比之前的量子處理器低三分之二。IBM 還展示了新型模塊化系統,有望在 2033 年生產出引人注目的量子機器。

全球超級計算機開發競賽如火如荼,IBM 猝不及防甩出了手中的王牌,週一推出了該公司迄今最強大的量子計算芯片,以及量子計算機 IBM 量子系統二號,並制定了 2033 年生產出超級計算機的宏偉藍圖。

量子計算芯片,錯誤率創下歷史新低

當地時間 12 月 4 日,IBM 在公司量子峯會上首次推出了量子計算芯片 “IBM Quantum Heron”( 蒼鷺),這是 IBM 歷史上第一個實用級量子處理器。

“蒼鷺” 處理器擁有 133 個固定頻率量子位,超過了 127 個量子位的 “Eagle”(老鷹)處理器。

IBM 稱,與 “老鷹” 相比,“蒼鷺” 處理器的設備性能提高了 3 至 5 倍,而且它的錯誤率創下了歷史新低,比之前的量子處理器低三分之二。

明年,將有更多 “蒼鷺” 處理器將加入 IBM 行業領先的公用事業規模系統羣。

新型模塊化系統亮相,超級計算機距離走進現實不遠了

另外,IBM 還推出了該公司第一台擁有 1000 多個量子位的量子計算機 IBM 量子系統二號,相當於普通計算機中的量子位。據悉,該量子計算機將搭載 3 個 “蒼鷺” 處理器運行。

IBM 向業界展示了新型模塊化系統,將機器內部的處理器連接在一起,然後將機器連接在一起,以形成模塊化系統,當與新的糾錯代碼相結合時,有望在 2033 年生產出引人注目的量子機器,即包括 1000 個邏輯量子位的超級計算機,全面釋放量子計算的能量。

IBM 高級副總裁兼研究總監 Dario Gil 表示:“我們正處於量子計算機被用作探索科學新領域的工具的時代。”

“隨着我們繼續推進量子系統,通過模塊化架構擴展和提供價值,我們將進一步提高公用事業規模量子技術堆棧的質量,並將其交到我們的用户和合作夥伴手中,他們將突破量子技術的界限更復雜的問題。”

量子計算的關鍵障礙——出錯概率大

相較於傳統計算機,量子計算利用量子的糾纏和疊加,實現更加強大的並行計算能力,且計算速度要快得多。

但是,這些量子態也是出了名的變化無常,出錯概率很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物理學家嘗試通過誘導多個物理量子位(例如,每個物理量子位或單個離子編碼在超導電路中)來共同編碼一個信息量子位,即所謂的 “邏輯量子位”。

研究人員普遍表示,最先進的糾錯技術每個 “邏輯量子位” 需要 1000 多個物理量子位,一台可以進行有用計算的機器需要擁有數百萬個物理量子位。

但近幾個月來,物理學家對一種稱為量子低密度奇偶校驗(qLDPC)的替代糾錯方案越來越感興趣。

根據 IBM 研究人員的 1 號預印本,這一數字將減少 10 倍或更多。該公司表示,現在將專注於構建芯片,該芯片旨在在 400 個左右的物理量子位中容納一些經過 qLDPC 校正的量子位,然後將這些芯片連接在一起。

馬薩諸塞州劍橋市哈佛大學的物理學家 Mikhail Lukin 表示,IBM 的預印本是 “出色的理論著作”。

“話雖這麼説,用超導量子位實現這種方法似乎極具挑戰性,甚至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在這個平台上嘗試概念驗證實驗,” Lukin 説。

問題是 qLDPC 技術要求每個量子位直接連接到至少 6 個其他量子位。在傳統超導芯片中,每個量子位僅連接到 2-3 個相鄰量子位。

但位於紐約約克敦高地 IBM 托馬斯·J·沃森研究中心的凝聚態物理學家兼 IBM Quantum 首席技術官 Oliver Dial 表示,該公司有一個計劃:它將在其量子計算機的設計中添加一層量子芯片,以允許 qLDPC 方案所需的額外連接。

IBM 量子副總裁 Jay Gambetta 表示,該公司一直在採取雙軌方法來準備硬件,包括開發持續大量製造高質量量子位的能力。

他表示,超過 1121 個超導量子位的 Condor 表明該公司在這方面處於良好狀態,IBM 在週一推出了這款處理器。

“它的量子位小了大約 50%,” Gambetta 對媒體表示,“收益率就在那裏——我們的收益率接近 100%。”

IBM 一直致力於研究的第二個問題是,限制對單個或成對的量子位進行操作時發生的錯誤。

改變量子位的狀態會產生微妙的信號,這些信號可能會滲透到相鄰量子位中,這種現象就是所謂的串擾。“蒼鷺” 在新型處理器中屬於較小的一款,代表了 IBM 研發團隊 4 年來為提高門性能所做的努力。

“這是一個漂亮的設備,” Gambett 説,“它比以前的設備好 5 倍,錯誤少得多,而且串擾無法真正測量。”

量子計算何時能實現商業化?

儘管這項量子計算研究具有里程碑意義,但截至目前仍無法實現商業化。

這一直是一個夢想,而且一直是一個遙遠的夢想,” Dial 説,“實際上,讓它足夠接近,讓我們能夠看到我們今天所處的位置,對我來説是巨大的。”

IBM 將其量子開發路線圖延長 10 年至 2033 年,以構建計算、糾錯能力更強大的系統。

另外,到 2024 年底,IBM 計劃在美國、加拿大、日本和德國建立八個量子計算中心,以確保研究人員廣泛使用量子系統二號。

Gambetta 同時表示:“我們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從科學價值轉向商業價值。” “但在我看來,研究和商業化之間的區別正在變得越來越緊密。”

IBM 研究人員表示,最近的進展增強了他們對量子計算長期潛力的信心,儘管他們沒有預測量子計算何時會進入商業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