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ZEEKR IPO hitting the brakes?

華爾街見聞
2023.12.01 13:19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極氪因市場人氣疲軟和估值預期不匹配,決定暫緩 IPO 計劃。其估值可能未達預期的 130 億美元,最終籌集金額可能為 5 億美元。投資者對新能源汽車公司的熱情逐漸降温,電動車行業的想象力大打折扣。當前資本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熱情降温,講好 “新勢力最快 IPO” 的故事並不容易。

作者 | 柴旭晨

高調 IPO 只差臨門一腳的極氪,突然按下了 “暫停鍵”。

11 月 30 日,有多名接近極氪的人士指出,由於市場人氣疲軟估值預期不匹配,極氪決定暫緩 IPO 計劃。極氪方面對此回應稱,公司已向美國證監會公開遞交招股書,各項籌備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不過,從其 11 月 25 日更新的招股書來看,關鍵的發行區間和發行規模等數據,仍遲遲未能揭曉,側面也反應出極氪對 IPO 定價的猶豫和遲疑。

事實上,其估值不及預期的端倪早已浮現。

早在 8 月底,極氪就着手與新加坡、香港、歐洲等部分投資機構接觸,開始路演並收集投資人反饋。彼時極氪計劃 IPO 募資 10 億美元,並希望獲得 180 億美元估值(約合人民幣 1300 億元)。不過據當時業內投資人反饋,這一估值高於預期,極氪的報價或有下調空間。

但極氪仍在 11 月遞交了招股書。不料當下海外投資人對新能源汽車產品及前景預測更保守,這導致極氪暫緩 IPO。

市場人士認為,極氪的估值很難達到 130 億美元,最終籌集的金額可能為 5 億美元。

極氪方面對此未予置評。

對此,一名操盤 IPO 項目的國際投行人士指出,有些車企看到市場窗口已經打開,會嘗試進行 IPO。但目前投資者對於 2024 年的資本市場預期仍偏保守,除非在技術上,比如説智能駕駛方面有獨特優勢,否則不願給出過高估值。

另有一名國際投行人士則對華爾街見聞透露,目前 IPO 市場還是比較冷淡,該行接到的明年上市的交易並不多。“主要是現階段上市,投資者給出的估值較低”。

事實上,隨着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快速邁過 35% 關口,對投資者而言,電動車行業的想象力已經大打折扣。當前的資本市場對新能源汽車公司的熱情,也逐漸降温。在眼下市場情緒波動的氛圍中,講好 “新勢力最快 IPO” 的故事並不容易。

此前極氪 CEO 安聰慧為資本市場描繪的藍圖框架是銷量、盈利和科技化,但這三方面的挑戰都不小。

3 月,安聰慧在吉利汽車業績會上表示,極氪今年的銷售目標是同比翻倍,達到 14 萬輛。但距年終僅剩最後一個月,極氪仍有 3.5 萬台的 “進度條” 沒有走完。

在 9 月底的訪談中,極氪副總裁林金文曾對華爾街見聞坦言,目前團隊壓力確實很大,不過今年 14 萬依然是核心目標,2025 年衝擊 65 萬台的目標也沒有放棄。

“規模 KPI” 承壓的同時,極氪也沒能擺脱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據更新的招股書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極氪淨虧損 52.28 億元,較同期的 49.04 億元繼續擴大。2021 年據此的總虧損錄得 174 億元。作為吉利的子品牌,極氪的資金壓力也傳導至吉利汽車的財報中,使其整體業績受到拖累。

此前,安聰慧曾表態稱 “極氪一定是除了特斯拉之外,最早、最快能賺錢的新能源車企”。但為了衝量,年底極氪主銷車型 001 和極氪 X 開啓大幅降價,在 11 月初廣州車展發佈的極氪新轎車 007,價格也是首次下探到了 20 萬元出頭的低位。

由此來看,極氪的盈利任務或許依舊任重道遠。

此外,極氪選擇以科技標籤踏入美資市場。不過極氪目前在智駕、智艙等關鍵環節仍採用與供應商合作模式。其中在其自家的 ZNP 智駕上,極氪現車型就使用着 Mobileye 提供的方案。

而這也讓其估值承壓。尤其是當華為將汽車 BU 核心資產分拆獨立,向行業拋去橄欖枝開始攪動智能化渾水的當下,投資者的眼光進一步被推高。

立身於當下風雲變幻、加速淘汰分化的新能源市場,極氪若想真正成為李書福心中的先鋒軍,在市值上 “再造一個吉利”,它必須拿出真正受市場歡迎的爆款產品,將規模做上去。

激烈的競爭中,固守高端一隅,很難形成規模效應,盈利更是遙遙無期。因此安聰慧再次選擇他最熟悉的轎車主場,出手力挽狂瀾。11 月 17 日,隨着 22.99 萬元起的極氪 007 推出,副總裁朱凌直言,極氪開始要轉向進入最主流的市場。

此外,極氪也加快在科技感上 “找補”。自研的智駕路線,將同步用在極氪 007 上。副總裁姜軍向華爾街見聞透露,明年還有搭載大模型、決策引擎、視覺引擎的智艙上馬。

只是要成為 “最快上市” 新勢力的極氪,前路仍充滿艱難險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