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聰還接不了萬達的班

華爾街見聞
2023.12.01 12:13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王思聰參與山東泰安文旅項目簽約儀式,引發猜測他是否要回家繼承萬達家業。然而,萬達方面表示王思聰的活動與萬達無關,他忙自己的事。王思聰曾嚐到投資失利的苦果,無意接萬達的班。王健林正在努力挽救萬達商管的上市和債務談判,王思聰幫不了父親什麼。王思聰參與泰安文旅項目的商業活動,可能是更接近他的祖業。

作者 | 曹安潯

編輯 | 張曉玲

有點意外,有點陌生。灰色休閒上衣、黑色長褲,腳踩耐克運動鞋的王思聰,突然現身山東泰安一個文旅項目的簽約儀式中。

他這次參與簽約的身份是北京寰聚商業董事長,在一圈身着正裝的人士中,仍然顯得格格不入。

作為曾經的 “國民老公”、微博網紅,王思聰此次 “大變身”,迅速引發了大家對他是不是要回家繼承家業的猜測,文旅產業可是萬達的核心業務之一。

對此,萬達方面對華爾街見聞回應,王思聰這次活動和萬達沒什麼關係,他都是忙自己的事。

忙自己事的思聰在過去幾年嚐到了投資失利的苦果。他旗下的熊貓互娛已經倒閉,王思聰自己也多次成為被執行人。

作為一個 “不務正業” 的地產二代,王思聰比同為 80 後的碧桂園楊惠妍、新城王曉松、中南陳昱含能力差了太多。他接不了萬達的班,也從未想接。

然而,身處地產行業不斷下墜的困局中,父親的萬達集團也已是險象環生。眼下的萬達商管正值上市膠着、債務談判的關鍵時刻,王健林自己正在到處奔走,試圖力挽狂瀾。王思聰幫不了父親什麼,不如表現得乖一點。

時移勢易。他也不可能像過去那樣縱情恣意了。

變身

過去十年,王思聰是最被國人熟知的富二代。以往大眾認知裏的小王,身邊都是網紅明星、敞篷跑車和私人飛機,他每每出現往往是與炫富、戀情、“罵戰” 有關。

而這次,王思聰的寰聚商業將負責泰安文旅健身中心的招商和運營,這個項目是泰安市的,今年 5 月,市府領導曾去北京與萬達談過合作。

就在談過後兩個月,寰聚商業便成立,從經營範圍來看就是一家商管公司。雖然王思聰不是大股東,但其他股東多與萬達有關。

看起來,小王這次做的事跟祖業更接近了一點。

繼承家業是王健林早年對王思聰的期望。他曾表示,允許王思聰失敗兩次,但失敗第三次就要老老實實到萬達上班。

王健林給了王思聰 5 個小目標,讓他自己練習投資。企查查顯示,過去幾年,王思聰名下有普思投資等 40 餘家公司,涉足文化、體育、娛樂、投資諮詢等行業。

初期,他也曾有過輝煌。2017 年,王思聰斥資 2000 萬投資《戰狼 2》,最終賺到 8 億分紅;2018 年,他率領 IG 戰隊代表中國電競奪得英雄聯盟 S8 全球總決賽冠軍,那是中國電競的一個高光時刻。

但此後幾年,王思聰的投資再沒有新的成就,反而麻煩纏身。

2021 年王思聰實控的、曾叫板鬥魚的直播公司熊貓互娛被破產清算;由於與投資人的糾紛,王思聰曾被多次列為被執行人,被限制高消費。

投資失利的小王也逐漸低調了。但現階段,王思聰確實接不了萬達的班,接不住王健林身上的擔子。萬達現在面臨 “對賭協議” 壓頂的困境。

按照對賭協議,萬達商管若 2023 年底前未能成功上市,萬達需向戰略投資者支付約 300 億元人民幣的股權回購款。

最後一個月的時間,王健林忙得焦頭爛額,一面與戰投談股權回購延期,一面進行債務延期談判,提前做流動性管理。一個多月前,王健林現身北京,看起來蒼老、消瘦了許多。

一名熟悉萬達債務展期的律師表示,萬達商管今年大概率無法按時上市了,但老王正在和戰投談判延期;萬達的底子還是在的,就看大環境和監管轉向了。

好消息是,政策風向持續向暖,近期央行、建行、上交所等頻頻發聲支持房企合理融資需求。

王健林也感受到這股暖意。11 月 30 日,大連萬達商管公告稱,6 億美元債展期方案獲得了債券持有人通過,參與投票的投資者支持率達 99.3%。

接下來,2023 年最後一個月,就看老王如何在戰投、債券持有人中輾轉騰挪,破開萬達的一條出路。

共振

兒子接不了班,年近古稀的父親奔走在一線,這是地產週期變遷中,辛酸又殘酷的一面。

曾經,地產行業誕生了不少優秀二代,楊惠妍在今年 3 月接替父親成為碧桂園主席,她已在公司工作多年,自視為職業經理人;王曉松更在 2019 年便成為新城控股董事長,帶領公司走過一波波調整;陳昱含則是中南置地董事長,近年中南資金緊張,但一直堅持保交樓。

他們都是與王思聰一樣的 80 後地產二代,只是與小王不同,早早就做好了接班的準備,在公司和行業歷練多年。

然而長達兩年的地產大調整,逼得一些退休的父輩們不得不親自出面奔走。

比如,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10 月中旬,當碧桂園流動性危機顯現、啓動境內外債務重組之時,退休半年多的楊國強帶着總裁莫斌罕見公開露面,考察廣東順德北滘一個項目,讓投資人、債權人安心,穩住企業經營面的意圖不言而喻。

孫宏斌也是一個典型代表。在出險 18 個月後,孫宏斌在 11 月底浴血歸來,完成了 900 億元的融創境內外債務重組,經營面開始重回正軌,但他也付出了賣掉優質資產、出讓股權等慘烈代價。

這其中,都沒有他兒子孫喆一的身影。執掌融創文化三年多的孫喆一興趣在文化、影視,參與投資的《流浪地球 2》在春節檔大賣,目前沒有看到接班地產的意思。相比孫宏斌的地產主業,孫喆一影視上的收益還不足以助父親一臂之力。

去年,中南建設董事長陳錦石因為業績下滑給投資者道歉,成為繼萬科董事長鬱亮之後又一位道歉的地產大佬。

綠地董事長張玉良,也始終奔波在綠地集團業務、融資、交流的第一線。

他們活躍在一線二三十餘年,許多已到了退休之齡。但當漫長的行業調整週期來襲,也唯有初代地產大佬們才能勉力支撐,他們為公司安全穿越週期而小心翼翼,一步不敢退。

如此緊要危險的關頭,也並不是地產二代上場的好時候。近年來,佳兆業集團董事局主席郭英成之女郭曉亭、禹洲集團董事會主席林龍安之女林禹芳等多位地產二代陸續退出公司管理層。

王思聰現在還接不了萬達的班,這只是萬達和行業的共振。他們都在苦等,另一個行業春天的到來。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