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to pay attention to in 2024? Bank of America: Global central banks may cut interest rates in the middle of the year, and Japan is expected to break free from the "lost three decades".

華爾街見聞
2023.11.29 09:45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2024 年關注啥?美銀預測全球央行將在年中降息,日本經濟有望走出 “失去的三十年”。歐美通脹下行將持續,美國經濟有望實現軟着陸,標普 500 有望達到 5000 點。降息和美元觸頂將為新興市場帶來利好。美銀預計全球經濟將避免衰退。

十一次加息之後,眾多分析師預警的經濟衰退仍然沒有到來。相反,除了超額儲蓄消耗和通脹因素導致的消費者信心低迷,美國經濟仍然顯示出十足的韌性。

眼下,距離 2023 年結束僅剩一個月,巴以、俄烏等地緣政治風波依然不斷,美國將在明年迎來大選......2024 年,投資者應該如何行動?

在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中,美國銀行全球研究部的經濟學家和策略師團隊預計,歐美通脹下行將持續,美聯儲和歐洲央行將在年中開始降息,美銀判斷美國經濟最終可以實現軟着陸,免於衰退;企業 EPS 加速增長,明年年底標普 500 有望站上 5000 點;降息與美元觸頂將為新興市場帶來利好;日本經濟有望走出 “失去的三十年” 通縮泥淖,帶動日股上行......

以下為團隊梳理的 2024 年關鍵交易主題:

全球轉向降息,美國經濟有望軟着陸

美銀全球研究部主管 Candace Browning 寫道:

“2023 年幾乎打破了所有人的預期:經濟衰退從未出現,降息沒有實現,債券市場除了短暫的惡性反彈外沒有反彈,股市上漲令大多數保持謹慎低配的投資者感到痛苦。我們預計 2024 年成功軟着陸的一年,儘管下行風險可能超過上行風險。”

美銀認為,由於全球通脹率將逐步走低,主要央行將在 2024 年下半年普遍啓動降息,從而避免全球經濟衰退。美國經濟主管 Michael Gapen 預計美聯儲將在 6 月首次降息,在 2024 年每季度降息 25 個基點。

至於加息對經濟的影響,美銀認為,在強勁消費需求的支撐下,美國經濟儘管面臨多重逆風,但仍然可以實現軟着陸

消費強勁的幾個因素:強勁的勞動力市場導致可支配收入的穩定增長,可觀的超額儲蓄 (我們估計其已被消耗約 55%),家庭實際淨值的增長 (比疫情之前的水平高約 15%),大規模的抵押貸款再融資,以及鎖定效應導致的彈性房地產價格

我們預計,消費增速將放緩,但不會崩盤;相對於 2023 上半年,投資增長將放緩,支持性立法的影響開始減弱;相對於 2023,主要赤字將略有收縮,財政推動力將顯著降低。

近期的債務違約率上升、學生貸款重新開始償還,再加上實際利率上升,都表明消費需求正在減弱,儘管我們仍然認為未來的消費需求將保持彈性。隨着經濟開始感受到金融環境收緊所帶來的影響,隨着《芯片與科學法》和《通脹削減法案》的影響逐漸消散,投資增速將放慢,我們預計數據將開始顯示出軟着陸。

標普 500 指數預計在 2024 年底達到 5000 點,創歷史新高

美國股票和量化策略主管 Savita Subramanian 仍然看好股票市場。分析師指出,股市的利好並非預計將在明年到來的降息,而是因為企業已經適應了高息環境。

儘管美國 GDP 增速將在明年放緩,但美銀預測,2024 年標普 500 成分股每股收益為 235 美元 (同比增長 6%)。

根據金融史推演,每股收益通常會在衰退前將連續下滑六個季度,然後轉向增長。今天市場上每股收益增長和 GDP 放緩的場景是 1950 年以來股市的最佳環境,且商品和服務價格的正常化也預示着企業盈利前景良好。

分析師還指出,自產石油和天然氣帶來的能源安全,是美國經濟的一大優勢,“美國例外論” 仍然成立。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元儲備貨幣地位讓美國在解決赤字問題上有了更多的空間。資產淨值在 80 萬億美元的嬰兒潮一代,向千禧一代的財富轉移已經開始。

此外,從歷史數據來看,即將到來的大選,對股市而言一直都是利好。更關鍵的是,民主共和兩黨均支持維持國防支出,以及支持瀕臨衰退的美國製造業,都有利於股市表現。不過,下半年股市的波動性可能會上升。

布油站穩 90 美元,大宗商品將重新補貨

OPEC+ 自 2022 年以來一直在削減供應,2024 年可能會繼續削減。美銀大宗商品與衍生品研究部主管 Francisco Blanch 認為,隨着新興市場受益於美聯儲貨幣緊縮週期的結束,2024 年的石油需求將每天增長 110 萬桶。然而,布倫特和 WTI 的平均價格應分別為 90 美元/桶和 86 美元/桶。

經濟衰退、美國頁岩油增長超預期以及 OPEC+ 缺乏凝聚力都是油價面臨的下行風險。較低的利率應會提振黃金,並導致工業金屬補貨。

分析師寫道:

從歷史上看,自上次降息以來,降息週期平均推高了大宗商品價格 19%,能源和工業金屬板塊的表現往往好於更為微觀和受天氣影響的穀物市場。

需要指出的一個關鍵點是,從歷史上看,石油減產週期的開始和持續時間通常都與宏觀經濟趨弱和風險規避同時發生。因此,儘管開始實施寬鬆政策對於油價來説可能是個利好,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具體情況。最一致的參考值出現在上一次降息之後,也就是宏觀經濟穩定下來之後。

然而,我們注意到,每當股票 (和倉位) 剛開始處於低位時,大宗商品價格漲幅最為顯著。考慮到大宗商品庫存的現狀,我們認為,貨幣政策的轉變 (新興市場已經在這樣做) 可能是一個信號,表明我們應該增加對能源和大宗商品這兩類資產的投資。

日本有望走出 “失去的三十年”

對於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美銀認為,日本的消費支出明年將有所改善,而通脹率仍會繼續上漲,但這對日本而言是一個利好因素:

與此同時,製造業活動在短期內可能保持不温不火。但我們預計,24 財年上半年的收入將小幅上升,反映出科技行業庫存調整取得重大進展。

雖然目前實際消費支出一直低迷,但我們預計未來幾個季度情況將有所改善,這要歸功於預期的進口通脹放緩。這應該有助於穩定消費者信心,讓實際收入有時間趕上。2024 財年基本工資進一步上漲,也將支撐工薪家庭信心和支出的復甦。

此外,美銀還預計企業改革將取得進展,十年來上調指引的公司數量最多就是證明

2024 年 1 月 15 日,東京證券交易所將公佈一份符合其市盈率改革要求的公司名單,並計劃每月更新該名單。我們預計,各種各樣的公司將提出改善市盈率和公司治理的措施,同時公佈全年業績和中期業務計劃。

我們認為,2024 年將是日本宏觀和微觀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的一年,這些變化將為日本股市提供真正的催化劑。

降息和美元觸頂對新興市場是利好因素

分析師表示,在美聯儲最後一次加息週期後的 12 個月內,新興市場的回報往往非常積極,新興市場資產的定位也比較低。中國經濟增長將趨於穩定。隨着美國 GDP 增長放緩和美聯儲開始降息,外匯團隊比一致預期更看跌美元。

對於中國,美銀稱,中國官方循序漸進的政策支持如果繼續以協調、集中和持續的方式出現,它應該能夠遏制下行風險,並幫助隨後幾個季度的 GDP 年率逐漸穩定在 5% 左右。

另一方面,政府增加公共投資 (如基礎設施、保障性住房) 和支持高端製造業的資本支出,將部分抵消房地產開發商投資低迷帶來的拖累。

此外,分析師還認為,房地產市場和消費需求可能會在明年回暖:

住房市場將企穩,並從 2024 年第 2 季度開始逐漸回暖。勞動力市場的改善和收入的增長應該有助於修復家庭信心,提高消費的意願和能力。與此同時,隨着被抑制的需求的定期釋放 (例如,在主要假日或夏季期間),服務消費可能繼續恢復。

對於印度,美銀則認為,該國的實際 GDP 增長可能會進一步放緩:

隨着基礎效應恢復正常,GDP 增速同比低於趨勢值,但我們預計增長復甦將繼續保持強勁。不過,2024 年和 2023 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預計也會影響印度的經濟增長軌跡。

在驅動因素方面,儘管服務業增速略有放緩,但預計農業和製造業增長將推動 2025 財年整體 GDP 增長。鑑於良好的基礎和正常季風的預期,農業增長預計將在 2025 財年恢復趨勢。可能是寬鬆的貨幣政策,政府推動資本支出所創造的有利投資環境應該會吸引私人投資,從而推動 GVA 製造業的增長。在大選年,由於潛在需求減少,建築活動放緩,預計服務業增長將放緩。

美股牛市可能會在下半年到來,但年初會出現回撤

美銀首席投資策略師 Michael Hartnett 認為,2024 年下半年的美股牛市將主要由 3B 所驅動:債券、金銀和廣度(breadth,即市場參與者的多樣性程度)

雖然美銀全球研究部相信美國經濟能實現軟着陸,但這位知名的美股空頭認為,美國經濟硬着陸的風險高於預期,他預測,在 3B 驅動的全面牛市出現之前,美股可能會在先迎來一波由 3P 組合驅動的回撤:看跌倉位、衰退性的利潤和寬鬆政策。

同時,分析師還認為,美國政府高額赤字帶來的影響應該會在明年逐漸消散。美銀美國經濟學家團隊預計,美國消費將放緩,但不會完全崩潰。目前來看,美國的資本支出面臨週期性的逆風,有數據顯示,未來六個月內支持資本支出增加的 CEO 人數將會減少。

其他資產方面,美銀指出,利率、盈利和發行量可能會在 2024 年對信貸投資構成挑戰,美銀的信貸策略師更傾向於優質信貸。

他們認為,投資級信貸的相對價值最高,不僅能夠比高收益債券提供更多的套利,二者的信貸損失程度相近。

此外,2024 年,由於佔全球國內生產總值 60% 以上的美國將舉行大選,美銀預計,在政治兩極分化日益加劇的情況下,政策的不確定性將會增加。財政整頓變得困難,也可能會對美債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