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力斯不會被華為拋棄 | 見智研究

華爾街見聞
2023.11.29 04:13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華為與長安汽車簽署《投資合作備忘錄》,共同推進智能駕駛技術的發展。這對長安汽車來説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得到了華為的支持,有助於加速其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駕駛技術上的發展。然而,對於華為的另一個合作伙伴賽力斯來説,這一合作可能意味着潛在的競爭壓力。長安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入和努力逐漸顯現成效,但在智能駕駛技術方面與市場上的一些領先企業存在差距。華為的領先地位可以幫助長安汽車彌補這一短板。

隨着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加劇,價格戰愈發激烈,除了能夠全方位覆蓋市場的龍頭企業如特斯拉和比亞迪,其他企業單打獨鬥的優勢逐漸減弱。在這種背景下,強強聯合成為許多企業的策略選擇。

最近,長安汽車與華為簽署了《投資合作備忘錄》,旨在共同推進智能駕駛技術的發展。這一合作對長安汽車來説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因為它得到了華為這一智能駕駛領域的領先企業的支持,有助於加速其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駕駛技術上的發展。

然而,對於華為的另一個合作伙伴——賽力斯,這一合作可能意味着不同的影響。賽力斯作為華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合作伙伴,可能面臨着來自長安與華為合作的潛在競爭壓力。

儘管這種合作並不一定直接衝擊賽力斯的市場地位,但它確實增加了賽力斯在智能駕駛和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競爭環境複雜度。

1、長安華為強強聯合

長安汽車作為國內自主品牌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入和努力逐漸顯現成效。

今年 1-10 月,長安汽車旗下的三大新能源汽車品牌——深藍、阿維塔和長安啓源,總零售乘用車銷量達到 29.8 萬輛,市場份額達到 5%,在國內市場排名第六。這一銷量同比增長率高達 96.6%,在銷量前十的企業中增速排名第二,僅次於理想。

長安汽車在新能源汽車動力形式上的多元化戰略是其一個顯著的特點。與專注於單一動力形式的新能源車企不同,長安汽車的產品線涵蓋了純電動、增程式、插電混動以及氫燃料等多種動力系統,展現了其全面佈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決心和能力。

儘管如此,在智能駕駛技術方面,長安汽車相比於市場上的一些領先企業如小鵬、特斯拉和問界等確實存在一定差距。但這也為其與華為的合作提供了強烈的動力。華為在智能駕駛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能夠幫助長安汽車彌補這一短板

華為的 ADS2.0 系統,利用攝像頭和激光雷達技術,不依賴高精地圖,提供了先進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通過這種硬件設備的堆積,形成了感知層面的多重加碼,為高階智能駕駛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近期中國政府發佈的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對 L3 級和 L4 級別的智能駕駛功能提供了更明確的指導,這為智能駕駛技術的商業化應用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這些政策的出台表明,高階智能駕駛正在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一個重要和必備的特性。

長安汽車在智能駕駛技術方面的劣勢,通過與華為的合作有望迅速轉變。華為的先進技術將使長安汽車的產品在智能駕駛領域躋身一線,增強其市場競爭力。長安汽車可以藉助華為的技術實現快速追趕,縮短與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甚至在某些方面取得領先。

2、賽力斯如何定位?

長安汽車與華為的合作確實改變了市場對華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獨家合作伙伴賽力斯的看法。華為的智能駕駛技術將不再是賽力斯獨享的優勢,這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賽力斯在市場上的競爭地位。然而,這種影響可能沒有外界預期的那麼大。

華為與新能源車企的合作模式主要分為三種——作為零部件產品供給的 Tier1 模式、作為全棧集成解決方案提供方的解決方案模式,以及近期升級為鴻蒙智行的智選車模式。

除開第一種模式,華為與賽力斯、北汽、江淮、長安和奇瑞等新能源車企都有合作,推出的合作車型包括極狐阿爾法 S、阿維塔、問界和智界等,這些車型都能使用華為的智能駕駛配置和技術。

但截至目前,從銷量和預定量來看,真正意義上獲得市場認可,成為爆款車型的也只有與賽力斯合作的問界系列,換而言之,華為的領先技術並非問界成功的唯一原因。

在新能源汽車這個銷量為王的行業,2022 年二季度上市的問界 M7,僅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實現了從 3 千輛到 1 萬輛銷量的突破,在發售上市的第二個月就讓主要的競爭對手理想的銷量大幅度腰斬,更是在去年多個月實現了對理想銷量的反超。

而問界新 M7 新車型更是成為增程式車型的又一爆款車型,截止今年 11 月底,累計的大定已經超過了 10 萬台,同期推出的問界 M9 預定量也突破 3.3 萬台。

與之相成鮮明對比的是,幾乎已經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銷聲匿跡的極狐阿爾法 S,以及 1000-2000 月銷量的阿維塔,智界雖然預定量達到 2 萬台,但也遠遠遜色於問界的水平。

所以,作為目前華為智能駕駛載體的問界,承擔的是大力推廣華為智能駕駛技術的使命,銷量的攀升才能讓更多的消費者體會到華為智能駕駛的優秀,從而吸引更多的新能源汽車企的加盟,華為勢必不會冷落自己的牌面擔當賽力斯。這點在賽力斯的公告中也有所體現,華為邀請了賽力斯入股新公司。

隨着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從上半場的電動化轉為下半場的智能化,給新能源車企們全棧自研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國內智能駕駛逐步放開的今天,正是新能源車企們在智能領域站穩腳跟的寶貴窗口期,未來或有更多的強強聯合的事情發生,新能源車企 all in 智能駕駛時代正在加速來臨。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