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w will China's risk assets perform next year? According to UBS, the internet sector will lead the way, and the market is expected to rebound by 15%.

2023 年,受錯綜複雜的地緣政治、宏觀經濟等因素影響,今年迄今 MSCI 中國指數累跌超 6%,滬深 300 跌超 9%,恒指下跌逾 13%。不過,展望 2024 年,瑞銀(UBS)認為,近期中國各項數據呈現的宏觀經濟指標已經有所改善,大型上市公司營收和盈利勢頭均有所企穩,疊加美聯儲降息在望,和超跌後低廉的估值,中國風險資產有望在 2024 年迎來高達 15% 的反彈。該行還表示,對於 2024 年,首選的行業板塊是互聯網、教育、食品飲料和運動服裝,其中互聯網有望成為領跑板塊。
2023 年,受錯綜複雜的地緣政治、宏觀經濟等因素影響,今年迄今 MSCI 中國指數累跌超 6%,滬深 300 跌超 9%,恒指下跌逾 13%。
不過,展望 2024 年,瑞銀(UBS)認為,近期中國各項數據呈現的宏觀經濟指標已經有所改善,大型上市公司營收和盈利勢頭均有所企穩,疊加美聯儲降息在望,和超跌後低廉的估值,中國風險資產有望在 2024 年迎來高達 15% 的反彈。

該行還表示,對於 2024 年,首選的行業板塊是互聯網、教育、食品飲料和運動服裝,其中互聯網有望成為領跑板塊。瑞銀分析師還稱,從行業組合以及沽空水平的角度來看,更偏好港股和美股 ADR。
看好 2024 年中國風險資產前景
分析師認為,2024 年的市場相比今年主要有三大改善:
- 預計美國 10Y 實際利率將下降,這可能有利於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股市;
- 營收和盈利勢頭有所改善,特別是對大型上市公司而言;
- 隨着一些公司通過更合理的投資方式以及增加回購和支出,將注意力從增長轉向股東回報,淨資產收益率有望進一步提高。
瑞銀指出,儘管 2023 年表現不佳,但在 2024 年,仍然有六大理由繼續看好中國風險資產:
1. 宏觀數據改善,特別是假日消費趨勢、工業活動和信貸支持;
2. 7 月政治局會議後,中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措施,其中許多措施都好於投資者預期,包括放寬住房政策、削減個人所得税以及發行 1 萬億元人民幣的中央政府特別債券;
3. 多項技術指標均顯示市場可能已接近底部,包括大量外資外流、市場成交額偏低及短期利率上升。此外,人民幣和政府債券收益率均處於歷史最低水平;
4. 估值和倉位下行空間有限,原因是市場估值接近 5 年低點,外國投資者的倉位也非常有限;
5. 隨着企業盈利改善,收益情況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反彈;
6. 瑞銀大宗商品團隊預計 2024 年主要大宗商品價格,包括動力煤 (-22%) 和鐵礦石 (-13%) 等將平均下跌 10%,投入成本壓力進一步減輕,這有利於下游利潤率。
宏觀展望持續向好,國內外利好頻傳
就宏觀數據而言,瑞銀稱,最近幾周以來中國宏觀數據已經觸底並繼續改善。
今日公佈的工業企業利潤顯示,10 月份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 2.7%,連續 3 個月實現正增長,工業企業效益持續改善。
其他數據還包括:
- 製造業 PMI 和工業生產連續 3 個月改善;
- 工業企業利潤增長轉正;
- 假日消費及每月零售數據反映的消費趨勢進一步改善;和
- 信貸支持從負值回升。
與此同時,瑞銀還指出,自 7 月份以來,中國宏觀政策支持力度在不斷加大,主要表現在:
- 實施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
- 中小企業所得税下調及股票交易印花税下調;
- 放寬多項房屋政策,包括取消一線城市若干地區的購房限制、降低按揭利率及首付比率等;
- 中央匯金購買國有銀行和 ETF,以提振市場情緒;
- 增發 1 萬億元中央政府特別債券支持水利水電等基礎設施項目。

基於以上考量,瑞銀認為,2024 年,中國宏觀經濟將體現出如下特點:
- 消費仍將是關鍵的增長驅動因素,經濟學家預計消費將繼續復甦,過剩儲蓄將適度釋放;
- 儘管經濟增長放緩,但出口也應略有改善,主要被全球科技週期的上升所抵消。
- 由於 2023 年基礎設施支出的高基數,而房地產低迷將繼續阻礙地方政府的財政,因此基礎設施和製造業 FAI 增速將放緩至 5-6%。
- 房地產仍是拖累因素,但影響較小,預計房地產銷售和投資將下降 5%,新開工面積將下降 10%。儘管房地產市場依然充滿挑戰,但投資者的預期同樣相對較低;
- 整體財政赤字略高,為 3.5% 至 3.8%,但仍屬温和;
- 繼續執行寬鬆的貨幣政策,但不採取激進的寬鬆政策。


此外,從明年的全球經濟預測來看,也存在諸多利好中國經濟的因素。
瑞銀預計,2024 年全球 GDP 或錄得 2.6% 的增長,比 2023 年放緩 0.5 個百分點;美國將在第二季度/第三季度陷入温和衰退,全球利率都將出現下降,其中美聯儲預計將會降息 275 個基點,從歷史上看,美國較低的利率能夠提振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此外,作為高度出口經濟體,中國也將受益於新一輪科技浪潮的助力。
配置策略:互聯網有望領漲;最不推薦汽車股
對於風險資產的配置,瑞銀指出,雖然成長股目前相對估值比歷史平均水平更高,但預計成長股明年的表現將小幅超越價值股。
此外,考慮到大盤股通常在市場復甦中表現更好、且目前大盤股相對小盤股的交易價格有 1.5 倍標準差,所以更推薦配置大盤股。該行認為,20 只優質大盤股不僅表現一直優於全球和國內指數,且目前的估值處於歷史低點。20 只大盤股 EPS預計在未來 2 年將增長 18%。
瑞銀稱:
我們認為無論中國股市是否復甦,這些評級均為 “買入” 的優質股都有可能上漲。我們將市場領導者定義為在各自行業中擁有領先市場份額且擁有良好企業治理的公司。
行業配置上,該行最看好互聯網板塊的表現:
互聯網仍是我們最青睞的板塊,原因是無論從絕對值還是相對於美國同行而言,該板塊的估值看起來都很低。
在過去12 個月中,互聯網公司通過控制成本和增加回購,將股東回報放在了首位,2023 年期間,市場普遍預期的盈利水平持續提升。
此外,瑞銀還指出,在 2023 年慘跌的消費板塊,包括食品飲料、啤酒、運動服飾和餐飲,現在不僅估值低,投資者預期也低,因此有望在明年迎來反彈:
2023 年細分市場的回報率出現了顯著偏差,例如汽車和家電等大宗消費品的表現優於啤酒和運動服飾等小型消費品,儘管消費復甦不温不火,但非必需消費品 (包括奢侈品) 的表現優於主要消費品。由於明年消費不太可能大幅改善,我們將重點關注價格較低的消費羣體。
瑞銀最不看好的板塊是汽車、銀行以及和基建相關行業:
1. 汽車板塊估值過高 (相對於其他板塊而言,汽車板塊是價格最高的板塊之一),明年的基數效應也會更高;
2. 未來幾個季度,銀行業將繼續面臨多重壓力,包括現有的抵押貸款再融資、房地產不良貸款、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再融資,這些支持宏觀經濟復甦的舉措或導致銀行淨息差收縮,不利於板塊表現;
3. 考慮到基礎設施支出下降以及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建築和機械行業的增長將放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