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i Jun leads Xiaomi's 14th comeback

做高端是小米發展的生死之戰。

作者 | 黃昱
歷經近四年的高端市場探索,小米 14 終於讓雷軍揚眉吐氣了一回,在蘋果、華為統領的高端手機市場中殺了出來。
11 月 7 日,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雷軍公開透露,小米高端機型 14 系列銷量已超過 100 萬台,目前缺貨還是嚴重,正在催單。這再次驗證了 “小米 14 賣爆” 的消息。
小米 14 系列於 10 月 26 日發佈,10 月 31 日首銷,首銷週期內銷量就超過 100 萬台,或創下國產手機銷量超百萬台的新紀錄。
就這樣,小米 14 又被送上了熱搜。
自小米 14 系列發售以來,因其銷售強勁,已刷新多項銷售紀錄。
11 月 1 日,小米手機官微表示,僅開售後 5 分鐘,小米 14 系列首銷銷量已猛增至上代小米 13 系列首銷總量的 6 倍。
當天,雷軍也親自送上捷報,稱小米 14 單品首銷 4 小時(10 月 31 日 20 時-24 時),銷量和銷售額就打破 “天貓、京東、抖音、快手” 四大電商平台近一年所有國產手機首銷的全天紀錄,再次刷新銷售紀錄。
雷軍表示:“目前訂單超預期實在太多,加上雙十一期間訂單處理和物流都有壓力,收穫可能需要等幾天。”
眾所周知,這段時間的高端手機市場競爭激烈,先是有打響華為手機歸回第一槍的華為 Mate 60 系列手機,後有蘋果 iPhone 15 系列,都緊緊抓住了高端手機用户的心智。
始終沒有在高端市場中站穩腳跟的小米,這次推出的小米 14 系列憑什麼能獲得如此火熱的銷售?
配置 “拉滿”,價格反而降低,再加上首發搭載高通驍龍 8Gen3 芯片,以及最新推出的小米澎湃 OS 操作系統,這些都是小米 14 系列此次大賣的重要原因。
據悉,小米 14 和小米 14Pro,起售價分別為 3999 元(8G+256G)和 4999 元(12GB+256GB)。相比上代小米 13 和小米 13Pro 的起售價 3999 元(8G+128G)和 4999 元(8G+128G),小米 14 的定價可謂是 “加量不加價”。
可以看到,與同期發佈的華為、蘋果高端機相比,小米 14 系列仍主打性價比,最高配置版本為 5999 元。而華為 Mate 60 系列的起售價為 5499 元,蘋果 iPhone15 系列的起售價為 5999 元,最高配置版本都過萬元。
就配置而言,雷軍在新機發佈會上也毫不客氣,他表示,小米 14 相比上一代機型是跨越性的大升級,小米 13 對標的是 iPhone 的標準版,小米 14 則直接越級對標 iPhone 15 Pro。
Counterpoint 分析師對華爾街見聞表示,小米 14 的定價精準,其突顯的性價比在類同硬件的產品中很有競爭力。
從小米 14 的配置到銷量表現,有手機業內人士認為,小米今年才算真正意義上的進高端。
在如今日益下滑、存量博弈的手機市場,高端化是手機品牌發展的重要方向,雷軍也深以為然。
在今年 8 月的年度演講中,雷軍就表示,做高端,是小米發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生死之戰。在這個問題上,小米不能有任何動搖,必須死磕到底。
他認為,這個行業有蘋果、三星、華為這樣的科技巨頭,競爭極其激烈,面對強大的同行,小米只有做高端,才能倒逼小米在技術上尋求突破,才能為小米的未來贏得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小米佈局高端之路從 2019 年開始,彼時雷軍曾在小米發佈會放出豪言,要進攻國內高端市場,“幹翻華為”;兩年前又正式提出了要 “對標蘋果”。今年已經是小米走 “高端之路” 的第四年了。
回看過去四年,小米推出了首款定位高端的手機——小米 10,起步還算順利,但後來推出的小米 11 就經歷了很大挫折,小米 12 也沒有達到預期,不過去年底發佈的小米 13 收穫了小米 “十三香” 的好評。
當然,對於小米來説,現在只能説是在高端手機上取得了階段性突破,未來要在高端手機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或佔據主要份額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如今唯一能在高端手機市場與蘋果抗衡的國產手機品牌就是華為,它在剛進入智能手機市場時就是走高端路線。
在被美國製裁前,華為在高端手機市場的市場份額一度超過蘋果。據 IDC 數據,2020 年上半年,華為在中國高端手機市場(600 美元以上)所佔份額約為 44.1%,蘋果為 44%,小米以 4% 排名第三。
在華為後來沉寂的這兩年,蘋果在中國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一家獨大。
從 2022 年以來,其他頭部國產手機在高端旗艦機型的持續投入效果其實也開始顯現,在中國 600 美元以上手機市場中,國產手機品牌份額開始回升至 30%,這意味着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認可安卓手機品牌。
根據 IDC 公佈的數據,今年上半年蘋果在中國高端手機市場的份額位居第一,佔比達到 67%,華為緊隨其後,以 15.6% 排名第二,OPPO 以 4.2% 排名第三,小米以 3.7% 排名第四。
Counterpoint 分析師認為,中國手機品牌在中高以上市場會持續上揚,目前看小米在 600 美金以上不會有突飛猛進,但會穩步上走。
雷軍也深刻感受到了做高端的難度,他感嘆道,小米高端探索之路,是他最近十年最痛苦,但也是收穫最大的成長經歷。他指出,小米 13 的成功,來之不易,是小米第一次做到 “從參數領先到體驗優先”,是代表之作。
小米也由此總結出高端化方面的經驗:高端無短板,從參數領先到體驗優先,軟硬件深度融合。
IDC 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也對華爾街見聞表示,做好高端要求不管是外觀,材質,顏色,還是自研硬件或是自研系統,都得做出有競爭力、可以吸引力消費者的產品。另外還要堅持服務的投入,對渠道的投入,自身品牌形象的投入等。
以高配低價和粉絲效應走出自己成功之路的小米,要繼續在高端市場披荊斬棘,這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更堅定的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