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 Xiaopeng doesn't want to leave the poker table.

華爾街見聞
2023.10.28 10:51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從智駕升級、飛行汽車和智能機器人,到彩蛋旗艦 MPV X9,明後年在決賽牌桌的籌碼和打法一一展現,它們肩負着小鵬的涅槃重任,也展示着這家中國新勢力不屈服的底色。何小鵬相信,小鵬汽車,會是最終活下來的少數新能源汽車公司之一。

作者 | 柴旭晨

編輯 | 張曉玲

去年至今,造車新勢力明星小鵬汽車彷彿坐上了過山車,從 G9 折戟、銷量下滑到牽手大眾、重拳反腐...,一系列調整和變化,令人眼花繚亂。

在這樣劇烈而頻繁的變動背後,小鵬可能是一眾新勢力中,最不想跌出決賽牌桌、最頑強的人之一。

身處新能源汽車的狂卷氛圍之下,它必須形成自己的殺傷力。何小鵬依舊將籌碼押在了科技上,也就是 “技術降本”。

10 月 24 日,小鵬第 5 個科技日,作為車圈中技術標籤最顯眼的品牌,董事長何小鵬站在台前,信心十足地秀出手裏的王牌。

從智駕升級、飛行汽車和智能機器人,到彩蛋旗艦 MPV X9,明後年在決賽牌桌的籌碼和打法一一展現,它們肩負着小鵬的涅槃重任,也展示着這家中國新勢力不屈服的底色。

何小鵬相信,小鵬汽車,會是最終活下來的少數新能源汽車公司之一。

智駕殺器

聚光燈下,何小鵬 5 分鐘的開場演講幾乎都在描述智能駕駛。

在 8 月初,何小鵬親自送吳新宙去英偉達後,大家最關心的莫過於沒了靈魂人物,小鵬智駕的大旗會不會倒下?

智駕,可以説是小鵬在車圈的 “立命之本”,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它能否抗住問界等的攻勢,更關係着 G6\G9 以及即將發佈的 X9 能否保持爆款屬性。今年的 1024,不止有 XNGP 的開城計劃,還有 AI 大模型加持、成本不斷降低等一系列彈藥。

“無圖的戰鬥,已經結束”。接棒吳新宙,李力耘首次亮相登台就火力全開地表示,小鵬 XNGP 系統已在全國範圍內具備支持城市智駕的技術能力。而這要得益於其面向全場景智駕的 “終極架構”--XBrain,類似特斯拉的 FSD12。

XBrain 的效果顯著,據李力耘介紹,小鵬 XNGP 的開城速度是之前的 20 倍,而且成本能做到過去的 1/10。李力耘説,下一個階段的目標是要在明年,實現 XNGP 覆蓋全中國,走向全球;全場景向小區內部道路拓展;最後是輕雷達,實現更極致降本。

倘若李力耘立下的 FLAG 能夠兑現,那麼在智駕元年臨近之時,小鵬會更有底氣來與華為、特斯拉 “神仙打架”。

在科技日之後的訪談中,李力耘就對華爾街見聞直言,“現在我們 XNGP 的狀態是全國都可以開,實質上所有路都可以開”。但他表示,仍要權衡考慮安全和區域道路權重等問題。

而被問到如何應對友商華為激進的開城計劃時,何小鵬打趣地説道,“一個行業裏一般老大和老二 PK,老三老四都掛了”。他認為,小鵬和華為是在打配合戰,“我們有人負責吆喝吸引大家關注;有人負責幹活把客户搶過來”。

可以説,何小鵬與李力耘這一晚的奮力,就是要為智駕背書,給投資者和消費者服下定心丸。

有了 XBrain 加持的小鵬智駕,將很快在新旗艦 MPV 車型 X9 上試水。而這台 X9,可以説是小鵬這次 “技術降本” 的範本,並且還承擔着衝高的重任。

何小鵬説,X9 將承接扶搖架構的核心技術,搭載全域 800V、一體壓鑄、XNGP 等利器。重點在於,X9 還將是標配後輪轉向的 MPV,大大增強靈活性,甚至變得和 SUV 一樣好開。

在理想、騰勢、極氪、長城等都盯上富裕家庭,紛紛上馬高端 MPV 之時,小鵬為打開局面的戰略,是開拓 “年輕態” MPV 市場。換而言之,就是靠 “技術 + 性價比” 來提量。

現在有了 “輕雷達” 的 XNGP,X9 率先取消兩個前向角雷達,保證綜合成本減半的前提下智駕能力不降低。同時,X9 將首發的 “XOS 天璣” 智艙,也實現了 40% 的降本。

市場已經感受到,自去年 G9 的滑鐵盧之後,何小鵬想 “高端旗艦” 的夢沒有滅,只是換了一種承載方式。

有接近小鵬的人士透露,X9 的售價將在 40 萬元左右。在新技術配置、更高尺寸和舒適度的加持下,X9 是小鵬對佔領 40 萬元細分市場的又一次試探,是 G9 想做卻沒做成的。

押注未來

作為一家技術標籤顯著的車企,小鵬對技術的關注和佈局,不僅着眼於當下,更押注於未來。本次科技日,小鵬還推出了可量產的飛行汽車,以及雙足機器人等。

“我相信等老的時候,機器人可以跟我一起打摜蛋、幫我換尿布”,對於造機器人,何小鵬認為和造車、做智駕都是殊途同歸。

“汽車公司的將來就是 AI 汽車,以無人駕駛為第一步。AI 汽車和機器人在很多技術能力上是一致的”,未來小鵬的機器人將集合 XNGP、XPower、靈犀大模型等與汽車同源的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馬斯克也曾評價自家的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未來會比汽車業務更重要、更值錢”。

不過東吳證券指出,人形機器人若無法在市場上以可接受的價格銷售,那它不過是一種實驗室產品。只有隨着應用場景明確,在降本的推動下才具備商業潛力。

相較而言,飛行汽車的進展更快。10 年前就開始造飛行車的何小鵬,在今年 1024 上明確了兩條發展路徑 -- 陸空一體和分體式飛行汽車。

值得關注的是,小鵬的飛行汽車終於不再是 “PPT” 了。何小鵬表示,首款量產的將是分體式飛行汽車。而下一代 “陸空兩棲” 飛行汽車正處於研發攻堅階段,預計在未來 2-3 年實現量產。

會後何小鵬向華爾街見聞透露,“我們期待在最近一段時間,就開始準備做飛行汽車(量產前)的最後工作,實際上飛行汽車有很多體系跟小鵬是共建的,在質量、成本上面會做得更好”。

不過,小鵬仍然面臨市場對其分心的質疑。對此何小鵬直言,“這基本上是團隊的努力(結果),如果我分了一些心的話,估計能幹得更快”。

有接近小鵬的人士對華爾街見聞透露,負責研發生產飛行汽車的小鵬匯天是家獨立公司,不與小鵬並表,也一直是獨立融資,將來還會上市 IPO。小鵬匯天目前的核心任務,就是要將產品造出來落地,畢竟前期已經投入不少,不好戛然而止。

而機器人項目,則是由小鵬鵬行(XProbot)負責,雖然在 9 月底小鵬斥資 1 億美元將其全資併購,重回到小鵬體系之下,但小鵬方面稱,“相比造車,機器人項目的體量不大,更多是將給汽車研發的技術嵌套上去”。

根據此前併購公告顯示,小鵬鵬行在 2021、2022 年税後虧損分別為 1.03 億元、2.82 億元。相比去年母公司 260 多億的虧損,微乎其微。

經過了這 “多舛” 的一年,在這屆 1024,何小鵬最想傳達的就是小鵬仍在不斷修正姿態,也沒有丟失技術的 “王炸”。

從經營管理層面來看,在王鳳英的輔佐下,小鵬也在快速發現並修補與傳統成熟車企之間的鴻溝。

前 9 個月,小鵬錄得 8.1 萬台交付量,其中從 7 月重新回到萬輛線,又在 9 月突破 1.5 萬。藉着搭載智駕的 G6、新款 G9 以及 X9 等新品的推出,小鵬意圖快速提升銷量,打一場真正的翻身仗。

在何小鵬的腦海裏,隨着核心技術的打磨以及成本的壓降,以及與大眾、滴滴合作的加持,接下來,就將是小鵬重新釋放能量的時刻。

不過在新一輪行業淘汰、出清的競爭格局裹挾下,何小鵬許下的願望必須快速落地,才能真正從湍流中爬起站穩腳跟,坐上終局僅有的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