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models are rolling out so fast that even OpenAI is struggling with the "pricing" issue.

華爾街見聞
2023.10.25 10:52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最大的挑戰來自 “隊友” 微軟?

OpenAI 的銷售壓力正在與日俱增,這其中有來自競爭對手的挑戰,同時還有合作方微軟的 “擠壓”。

據媒體報道,為了應多不斷變化的市場,OpenAI 正在努力降低其模型的成本,因為越來越多的潛在客户已經選擇了其他公司提供的更便宜的模型服務,或者根據自己的需求直接定製 AI 軟件。

例如,企業軟件服務商 Salesforce 此前宣佈,正在通過開源模型和內部開發來推動更多的人工智能軟件服務,儘管該公司目前仍然在依靠 OpenAI 的 GPT-4 大模型。

Salesforce 人工智能高級副總裁 Jayesh Govindarajan 説:

我們正處於人工智能領域降低成本的起步階段。隨着這些人工智能產品達到更大的規模,我們開始關注實現成本效益,這隻會變得更加重要。

OpenAI 的旗艦客户之一摩根士丹利也開始探索其他選擇,它是首批與 OpenAI 簽署大額協議的公司之一,但有報道稱,最近幾個月,它也開始通過微軟 Azure 購買一些 OpenAI 模型。

網頁軟件設計公司 Wix 人工智能研究主管 Eli Brosh 表示,該公司從最初專門從 OpenAI 處購買服務,到現在使用微軟的服務來支持其部分功能,並且為了節省成本,它還在測試開源模型和谷歌的 Vertex AI 模型:

今年早些時候,很多這樣的東西只能從 OpenAI 獲得,現在事情變化太快了,我們的目標是 (能夠) 使用任何大型語言模型,而不僅僅是 OpenAI。

微軟 “截胡”

由上文摩根士丹利和 Wix 這些公司的 “倒戈” 不難看出,與 Salesforce 這些公司相比,OpenAI 更大的阻力反而恰恰來自於扶持其成長的微軟。

作為早期最大的投資方,微軟正在為 OpenAI 的運營提供資金和算力,以換取在其產品中使用 OpenAI 軟件的權力。

但同時,微軟也向客户銷售 OpenAI 自行開發的軟件。這意味着客户可以同時在微軟或 OpenAI 處購買後者開發的軟件,而微軟還會給予客户一些捆綁銷售的軟件優惠。

對於客户而言,儘管兩個地方都可以買到一樣的軟件,但微軟是大公司,而 OpenAI 只是初創公司,兩者之間的可靠程度不言而喻,更何況微軟還有捆綁銷售政策。

對於 OpenAI 而言,客户在哪裏購買他們開發的軟件也對他們有着巨大的影響,區別在於利潤是否被微軟 “截胡”。

據報道,OpenAI 與微軟簽訂了一項收入分成協議。根據該協議,OpenAI 將自己向客户銷售模型的大部分收入保留在自己手中。但當客户通過微軟的 Azure 購買 OpenAI 的模型時,微軟將獲得更大部分的收入分成。

此外,OpenAI 和微軟還簽訂了一項利潤分享協議,協議規定微軟將獲得 OpenAI 理論利潤的 75%,直到微軟收回對 OpenAI 的 100 多億美元投資為止。之後微軟將獲得 OpenAI 理論利潤的 49%,直到 OpenAI 的利潤達到 “理論上限”。

在過去的一年裏,OpenAI 的收入猛增,有望創造超過 13 億美元的年收入,但其中大部分收入仍然來自 ChatGPT 的訂閲,這意味着 OpenAI 仍然需要證明自己作為企業軟件銷售商的誠意。

另外,與微軟相比,OpenAI 的銷售團隊仍然處於起步階段。

據微軟的銷售人員和客户説,大公司的高管也可能更願意把他們的企業數據委託給微軟,而不是一家更年輕的初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