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big is the demand for AI? Is AI making money? Focus on Microsoft's Q3 earnings report.

華爾街見聞
2023.10.24 13:47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由於 Copilot 在 11 月 1 日上市,因此分析師們普遍預計,本季 AI 仍不會給予微軟業績太多提振。

微軟今晚將拉開美股科技巨頭的財報周序幕,在上一季度報告 “表現平平” 後,市場更需要這一引領了今年大部分時間內 AI 風潮的巨頭,來指明 AI 未來的發展方向。

目前華爾街普遍預計,微軟第一財季營收將達到 545 億美元,同比增長 10%,每股收益預計為 2.65 美元,同比增長 13%。

其中,包括 Azure 在內的智能雲業務收入預計增長 15.6%,達到 235 億美元;生產力和業務流程部門 (包括 Office 和其他應用程序) 預計增長 10.5%,至 182 億美元;個人電腦業務部門的收入預計下降 3.6% 至 129 億美元。

但相比以上業務的業績增長,投資者更期待看到 AI 領域的需求能給予微軟足夠的業績提振。

正如 Wedbush 分析師 Daniel Ives 在給客户的報告中寫的那樣,微軟的業績將成為 “雲支出的主要風向標,尤其是首席投資官對生成式人工智能支出的興趣”。

對 AI 投入的質疑

今年早些時候,微軟憑藉對 OpenAI 的投資獲得了投資者的關注,但隨着微軟對於人工智能應用於其旗下產品的推進,市場的情緒發生了變化。

Wolfe 分析師 Alex Zukin 在 10 月 18 日給客户的一份報告中説:

雖然上個季度我們都在忙着修正我們對 Copilot 的估計,但投資者似乎已經陷入了人工智能幻滅的低谷,對其實際功能、盈利能力以及最終的持久和可持續競爭優勢都提出了質疑。

在上一財季,投資者的期望落空,不僅 AI 對微軟收入的貢獻幾乎沒有體現,PC、雲業務增長依然乏力,低於市場預期。

自 7 月下旬公佈財報以來,微軟股價已下跌 7%。

Copilot 還未上市

不過,一些分析師認為本季微軟的財報和股價不會發生太大變化,因為搭載了人工智能的 Copilot 套件在 11 月才正式上市。

Guggenheim 分析師 John DiFucci 在報告中寫道:

我們預計本季度的業績不會強烈表明微軟在生成式 AI 領域的發展,但我們相信這種説法將在中期內推動該股的上漲。

儘管微軟仍面臨 “有多少公司會為了 Copilot 額外付費 30 美元” 的質疑,但高盛卻充滿了信心。該行分析師 Kash Rangan 在給客户的一份報告中寫道:

我們繼續捕捉到需求上升的信號 (數以萬計的企業用户參加了微軟 365 Copilot 搶先體驗項目)。

微軟進入市場的速度、在技術堆棧上的強大影響力以及在企業內部的良好足跡,讓我們相信,微軟有能力在這些公告的支持下推動增長,併成為生成式 AI 時代的關鍵領導者。

當下關注雲計算

對於投資者而言,當下 AI 對於微軟的助益可能更多地體現在雲計算業務的提升,而非未來的 Copilot 等產品。

微軟此前的指引暗示,Azure 在 9 月當季將增長 25% 至 26%,而 6 月當季的增幅為 26%。

微軟表示,預計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工作將在 9 月季度給 Azure 帶來兩個百分點的提振,高於 6 月季度的一個百分點。

Evercore ISI 分析師 Kirk Materne 在 10 月 19 日的一份預覽報告中寫道:

我們預計微軟 (第一財季) 將取得穩健的業績,這有助於證明 Azure 業務在一定程度上趨於穩定。鑑於對人工智能服務 (包括 OpenAI 的企業 API) 的需求不斷上升,我們認為 Azure 的 (同比) 增長 26% 似乎是現實的。

Wolfe 的 Zukin 也指出,在微軟 Azure 的業績中,“人工智能服務可能會帶來一些上升潛力”。

摩根士丹利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雖然首席投資官們似乎對人工智能的潛力感到興奮,但大多數人並不一定期望在 2023 年啓動使用人工智能的重大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