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到多:ESG 與企業價值

華爾街見聞
2023.10.23 04:06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李志青:中國企業 ESG 已經完成了從 0 到 1 的突破,接下來需要尋求大量資本融入綠色發展的路徑,服務好實體經濟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2023 年 10 月 20 日,華爾街見聞在上海舉辦第二屆 “0 碳未來 ESG 創新實踐榜” 頒獎典禮此次頒獎典禮旨在展示優秀企業在解決行業、區域乃至全球性挑戰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貢獻,攜手 ESG 專家、行業領袖、資深媒體人共論 0 碳未來,以期在 ESG 實踐領域起到引領作用。

活動上,復旦大學環境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經濟學院黨委副書記李志青分享優質 ESG 創新實踐案例,表示中國企業 ESG 已經完成了從 0 到 1 的突破,接下來需要尋求大量資本融入綠色發展的路徑,服務好實體經濟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從 1 到多:更好地理解企業價值

什麼是一個好的企業?李志青提到有兩點,一是能賺錢,二是對社會負責。其實就是能夠很好地協同企業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他説到,ESG 其實不算一個新興詞了:

“今天我們整個市場,如果有一個企業家説今天不知道 ESG,還沒有實踐 ESG,你就已經是 OUT 了。”

ESG 本身是 “一種經濟學理論演變下的一種成果”,企業做 ESG 是必然要付出成本、付出代價的,但是這對社會來説是有好處的,所以這就需要企業自身去思考在經濟回報和社會價值之間如何尋求平衡點

ESG 的概念不是一成不變,歷史也在變化。當前,我們已經進入了小康社會,中國企業 ESG已經完成了從 0 到 1 的突破。相較於傳統的 “貧窮 - 落後” 的二元經濟問題,當前更注重的是新型二元經濟問題:

“今天知道這瓶水碳排放因子多少,(但)今天沒有辦法知道你一天喝多少瓶水。也許這瓶水你喝一半,也許你喝光,這個你沒有辦法知道。”

今年 7 月,聯合國宣佈 “全球沸騰時代的時代已經到來”,李志青提到,在這樣宏觀的外部性問題下,我們能做的就是 “ 整個資源的再分配、再配置;整個產業結構調整、技術變革、發展理念觀念演變。當然,最重要離不開的是你資本、資金、資源的投入。”

未來中國 ESG:純綠方向

在談及中國開展 ESG 工作方向的時候,李志清提出“綠資產”的理論,即 “未來社會要打造這一類創造環境價值、社會收益、氣候變化收益的資產,分為排放權類、減排類、零排類。”

需要關注的是,排放權類和減排類資產正被嚴重低估,舉例來説,中國排放權類的資產價格僅僅是歐洲價格的十分之一。

當前,國家對碳排放管理的緊密舉措已經給出了方向,這也引發我們思考:企業如何在這個路徑中和社會互利共贏?

李志清認為 “ 長期以來非常缺乏手段讓我們資本市場轉向綠色……今天我們資本市場,我們金融和我們實體經濟之間耦合關係又是有史以來最高的。” 因此,從金融角度看 ESG,需要找到大量資本融入綠色發展的路徑,開設 “環境金融學” 課程或許是其中一條。

最後,李志青認為對於 ESG 的概念,應當“洋而中用”,實際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觀中早就誕生過 “天人合一” 的這樣的概念。因此,在發展 ESG 時,要堅持這樣一個立足點:“ 服務好我們的實體經濟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